第1章 逃婚(1 / 3)

南荒以東千裏,有一神山名為丹穴,山中盛產金玉。丹水源此南流,注入渤海。

渤海之東,不知幾億萬裏,有大壑焉,實惟無底之穀,其下無底,眾水彙集於此,名曰歸墟。

山海境中山海無數,此一山一海尤為盛名,倒也非有何獨到。皆因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這丹穴山中棲息鳳凰一族,歸墟國裏又為臥龍之處,方才聞名遐邇,舉世難尋。

鳳凰神鳥乃祥瑞之兆,見之則天下大安。鳳凰有五色,赤為鳳凰、黃為鵷鶵、青為鸞鳥、紫為鸑鷟、白為鴻鵠。五色中又以赤為尊,是鳳凰族中王者血脈。

龍族象征皇權,有呼風喚雨之能,護佑蒼生之德,多受人間帝王追捧。龍亦分五色,紅、白、青、黑、金,五色中金龍為貴,乃龍中皇族。

所謂龍鳳呈祥、龍章鳳姿、雕龍畫鳳……在世人傳說中,龍與鳳幾乎是形影不離的關係,做什麼都要將二者湊一對。其實兩族原本不熟,但謠言聽多了,有點被洗腦,覺得也不是不能處處看,便日漸交好,族中多有通婚。久而久之,真和傳聞裏關係一樣好了。

自通婚後,龍鳳二族發現傳言非虛,“龍鳳呈祥”竟是真實存在的。

龍族陽盛陰衰,子嗣多為龍子,不見龍女。鳳族陰盛陽衰,後代多為雌凰,不見雄鳳。性別比嚴重失衡,後代繁衍艱難,便是滅族之兆。

龍鳳結親,陰陽調和,大大提升了龍族抱女兒、鳳族生兒子的概率。代代如此,可保兩族氣運昌盛。於是,兩族聯姻便成了傳統。

到了這代,龍族王後已非龍女,而是一位嫁過來的赤凰公主。其與當今鳳凰族王後既是表姐妹,又是閨中密友。兩位王後在自家孩子還是一顆龍蛋和一顆鳳凰蛋時便指蛋為婚,對天發誓,要結為姻親,親上加親。

誰料想兩顆蛋相繼破殼而出,一條公龍,一隻雄鳳。

……這,婚約已定,誓言已立,雖說出了些岔子,悔婚有傷兩族情分,違誓有損兩族氣運,這婚還是得結。左右族中不是沒有其他金龍赤鳳,不指著他倆傳宗接代。

拋開這小小意外,鳳族太子鳳簫與龍族太子龍笙的親事,堪稱門當戶對、眾望所歸。成婚這日,整個山海境無不前來恭賀。

_

東海,歸墟龍宮。

龍鳳皆是山海境中高門大族,結親的排場自是恢宏氣派。光說龍族下的聘禮,便有流光夜明珠、萬年血珊瑚、鮫綃華服等曠世奇珍,並大大小小寶物,共計九千九百九十九台,樁樁件件價值連城。便是天君娶妃,恐怕都拿不出這樣大的手筆。

鳳族亦不逞多讓。鳳凰族雄為鳳,雌為凰,赤色鳳凰本就稀少,因陰盛陽衰之故,赤鳳更是少中又少。太子鳳簫乃鳳族此輩唯一赤鳳,自幼被整個丹穴千嬌百寵,養出桀驁不羈、風流跌宕的性子。他這一成婚,丹穴奉送百裏紅妝,滿山金玉都恨不得掏空隨了他去。

龍宮為表大喜,內外大擺七日流水宴,山海境內,來者皆是賓客。

宴席外圍,一名背著龜殼的白胡子老頭拄著拐杖,領著一條扭著紅魚尾的鯉魚精,捋著胡子慢悠悠道:“你小子可算生在好時候,趕上咱們龍太子與鳳族那位殿下大婚,能蹭上這流水宴。龍宮的食物可都有靈氣,吃一口能抵你修煉十年。你多吃點兒,吃飽了有力氣躍龍門,變成那裏頭的一條紅龍。”

鯉魚精東張西望,發出沒見過世麵的感歎:“龜爺爺,這龍宮好氣派啊!這夜明珠,我隻在蚌精那兒見過一顆,成色還遠不及這些好。蚌精拿那顆珠子當傳家寶藏著,都不肯給我多看一眼。龍宮倒好,鑲得滿牆都是,顆顆極品寶珠,全拿來當照明燈,實在暴殄天物!也不怕被偷。”

烏龜精高深一笑:“龍宮何等底蘊,怎會稀罕一顆珠子,這種成色你看來是極品,在龍宮也隻配被鑲牆上照明。最極品的那顆流光夜明珠,方才有被送去當聘禮的資格……你幹什麼?住手,快住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