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子不語》(1 / 2)

第一章:《子不語》☆.☆.☆.☆.☆.

蘇楠說:“我們就附庸風雅,我先說一個風雅相關的趣談。這是明朝浮白齋主人《笑林》上的,說的是有個書生久試不第,妻子就跟他說,你看你考試一次又一次都沒中,比我生孩子還難。這個書生說,你生孩子是肚裏有,我寫文章是肚子裏沒有。下一個誰來?”

我說道:“我這個人除了玩遊戲,還喜歡看笑話,那我也說一個《笑林》上的鬼故事算了。有個書生死了以後見到鬼王,說自己學富五車才高八鬥才思敏捷字字珠璣。恰在此時,鬼王放屁,書生就不失時機的對著這個屁吹捧了一般。俗話說千穿萬穿馬屁不穿,鬼王大悅,給書生延長壽命一年,令其還陽。過了一年,書生又死了,又去鬼王那裏報到,恰巧趕上鬼王退朝。鬼卒稟報有書生求見,鬼王問是何人,鬼卒答是去年做狗屁文章的書生。”

趙政接著說:“你們兩個都說《笑林》,我來個不同的,給你們說一個清朝袁子才的《子不語》上麵的笑話。這個故事說的是從前有座山,山裏有個老和尚和一個小和尚。小和尚從小在山上生活,從沒有下過山。十來歲的時候,老和尚帶著小和尚下山,小和尚見到雞鴨豬狗牛馬驢騾都不認識,老和尚就給他一一介紹說,這個是牛,可以耕田,那個是馬,可以騎乘;這個是雞,可以報曉,那個是狗,可以看家護院。小和尚看到一個青春美少女問師傅這個是什麼動物。老和尚害怕小和尚定力不夠動了凡心,就欺騙小和尚說,這個是老虎,人如果靠近,就會被吃掉,屍骨無存。回到山上以後,到了晚間,師傅二人閑話,老和尚問小和尚,徒兒,今天在山下見到的動物,你覺得那個好。小和尚說,一切物都不想,隻想那吃人的老虎,心上總覺舍他不得。”

錢幣說:“靠,原來女人是老虎的典故從這本書上來的呀。”

孫子接著說道:“子曰,名不正則言不順。《子不語》是清朝一個姓袁的才子些的筆記,刊行以後,袁姓的才子聽人說元朝已經有一本書叫《子不語》,便改名《齊諧》,但是齊諧也是上古時候的一本書,於是就改名《新齊諧》。這本書可真是一本好書,推薦大家有空去看看。”

錢幣說:“靠,現在男看奇幻女看宮鬥,誰還看老掉牙的古書。”

孫子曰:“子曰,剛才蘇楠講了《笑林》上一個笑話,財神皇帝講了《笑林》上一個鬼故事,現在趙政講了《子不語》上麵一個笑話,那我也來講一個《子不語》上麵的鬼故事。這個故事說的也是一個書生,姓陸。這個陸書生路過江山縣的時候,突然天降大雨,天黑之間沒有趕到下一站驛館,便到處尋找可以借宿的人家。在一個茂密的樹林裏,終於有一戶人家,便急忙去投宿。這家主人姓沈,也是一個書生,說家裏沒有多餘的房子了。陸生再三懇求,那個沈生迫不得已,隻得同意。拿著蠟燭把陸生帶到了東廂房。那間房裏雖然有一張床,但是也有一個棺材。陸生看到以後暗暗皺眉,但是又別無他法,隻得道謝。”

錢幣說:“靠,這一定是個鬼宅吧,這樣的橋段在我們山東蒲生的《聊齋誌異》裏麵都用濫了。”

孫子沒有理會,兀自講道:“沈生走了以後,陸生難免害怕。這樣淒風冷雨夜宿荒山本身就夠嚇人的了,何況床邊還有一個棺材,不能不讓人心裏犯嘀咕。隻好在搖曳的微弱燭光下拿出一本《易經》壯膽。後來困了,也不幹吹蠟燭,也不敢脫衣服,就和衣而臥。半睡半醒的當兒,忽然被一陣悉悉索索的聲音吵醒。陸生睜開眼睛一看,乖乖嚨嘀咚,棺材蓋子已經打開,一個白胡子老頭從棺材裏站了起來,邁腿爬出了棺材。陸生嚇得膽戰心驚,不敢言語,半眯著眼睛偷偷去看。那個白胡子老頭徑自走過來,做到床邊,拿起桌子上的已經便看了起來。陸生更加害怕了,傳說《易經》可以辟邪,這個老鬼居然不怕《易經》,那一定是個厲鬼了。陸生嚇得瑟瑟發抖,晃的連床都跟著動起來。那個白胡子來頭看到了,隻是微微一笑,然後又鑽回棺材裏,並且把棺蓋合上了。陸生嚇得一夜都沒有合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