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枚青那主子,漢王朱高煦跟英國公張輔之間乃是情同兄弟,身為下人的枚青,自然是見過不少。受漢王朱高煦所托,枚青來京師找的重臣,正是英國公張輔!
不得不說,朱高煦這個人某些時候還是挺天真的。
他以為自己跟張輔一起扛過槍,一起那個啥,就是很鐵的關係了!然而朱高煦卻沒有想過,如今張輔已經貴為國公,即便是他朱高煦取了這個天下,又能給張輔什麼好處?
以他朱高煦的性格,難不成還能給張輔封個王?
很顯然這是不可能的,朱高煦自己都是藩王作亂,若是他有機會上位,不把天下的藩王都削盡了才怪!
既然不能給張輔更好的政治地位和社會地位,那張輔又為何要冒險呢?難不成真是為了感情?在政客麵前談感情,那還不如在婊子麵前談感情可能性更大一些。
故而張輔心念電轉之間,第一時間就召集府中的親兵侍衛,也不問緣由,首先將那枚青給團團圍住!
要說這枚青吧,也算是員猛將,然而這位猛將兄卻是赤手空拳進的王府——帶著兵刃他也進不來啊!
再說了,再猛的猛將兄,馬背上顛簸了兩天一夜,整個人也差不多快要散架,若不是因為怕誤了漢王那邊的大事,枚青還真想找個地方睡上三天三夜,最好是有個姑娘。
他實在是想的太多了!
如今他眼前別說是姑娘了,就連個丫鬟都沒有,隻有大胡子張輔,以及一群聞訊而來的,膀大腰圓的親兵。
“國公,您。”枚青此時已經無法保持鎮定,雖然他還沒有給張輔說半點事情,但就從張輔這副嚴防死守的態度來判斷,枚青也知道自己鐵定是沒戲了!
然而他也不敢反抗,隻因為一旦反抗,張輔必定立馬將他拿下!
“枚青,你不好好在樂安待著,私自離開樂安進入京師,所謂何事?”見枚青已經難逃堵截,張輔的心中才鬆了一口氣,瞪著兩眼問那枚青。
“國公,其實小的就是來找個門路,看看能不能不留在樂安,那地方,實在是前途無亮啊!國公爺您也知道,末將在戰場之上也是敢打敢衝,一輩子窩在樂安,實在是憋屈的很!”
枚青這廝倒也不是不蠢,嘴巴一張就開始胡言亂語,說的好像跟真的一般。
“哦?”也不知道張輔是真信了枚青這一番鬼話,還是另有所圖,揮揮手讓周圍的親兵稍稍退後,問那枚青道:“照你這麼說,此番來京師,漢王殿下不清楚?”
“殿下當然是不清楚的,還請國公爺放心,末將真就是來找一條出路的!”
枚青這是睜著眼睛說瞎話,不過這假話了倒也是套著真話,出路是出路,不過不僅僅是枚青的,在被“從龍之功”亮瞎了一雙鈦合金狗眼之後的枚青看來,張輔的唯一出路就是協助漢王入住京師,否則將來事成,他枚青第一個來抄張輔的家!
這就是人的邏輯思維!
從某種角度來說,這個篡位當皇帝的過程,很類似於後世的傳銷,經過反複的洗腦和自我催眠之後,深陷其中的人哪怕就是上帝,也休想將他營救出來。枚青此時恐怕就處在這種狀態當中,當他發現張輔的情緒有些鬆弛的時候,第一個反應並不是為趕緊為自己找一條活路,反而是企圖尋找機會,說服張輔。
在枚青看來,這是他在挽救張輔,而不是一個錯誤。
隨著兩人聊天的深入,張輔好像也逐漸相信枚青此番來找他沒有什麼惡意,故而揮退了親兵,再次招來丫鬟下人,為枚青送上吃喝的食物、酒水。
“。當今這個天下,有德者居之,國公爺,您說是不是?”直到現在枚青仍舊沒有發覺,憑他的身份,堂堂國公爺又為何要陪著他吃吃喝喝浪費時間呢?
如果說換成個腦袋清醒的人來,恐怕就會感到其中的貓膩,從而謹言慎行,盡早撤退。可惜啊枚青此人中毒太深,聊的高興了,隨著幾杯黃湯下肚,話題就直接轉到了那件事情上。
張輔聽著枚青侃侃而談,心中卻是冷笑。
真當張輔把所有的親兵都攆走了?他是讓親兵去給他找證人去了!
之所以要給枚青吃喝,要親自陪著枚青吃喝,張輔還不就是為了拖住枚青,好等到那些證人的到來。
當一個端茶送水的丫鬟進來給兩人斟茶,在給張輔倒茶的時候,不動聲色的點點頭。
看到這個動作,張輔微微一笑,對那枚青道:“枚將軍,看你一身風塵仆仆,當是快馬加鞭進京師,難道僅僅是為了給自己找一條出路?你看,此處沒有外人,枚將軍有何心腹之事,不如直說?”
“好!”
枚青果然是喝高了,聽張輔是貌似推心置腹的一句話,頓時將桌麵狠狠一拍,臉紅筋漲豁然挺身而起,“吾主漢王,才該是這天下之明君!吾願為漢王作先頭卒!國公爺,您在京師,手掌兵權,待吾主兵臨北京城下,到時國公爺裏應外合,首先包圍皇城,到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