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醫者仁心(1 / 2)

劉備的怒氣衝天,讓滿屋子的人不知所以。隻有典韋沒心沒肺地轉身跟著劉備就走。

“侯爺留步,下官有不到之處還請海涵,咱們從長計議可好?”王太守有點惶恐地挽留著。這家夥實在不知道自己錯在那兒?對疫情的處理全國不都是這樣麼?

王太守根本不明白劉備這個穿越眾的思維方式。人人平等,每個人都有生存的權力,真正是疫情如火人命關天。不應該是讓病犯自生自滅,而是應該采取有力補救的辦法。漠視生命而無動於衷,劉備是真做不到。

“王大人,何不按侯爺所說的青蒿給病者服用。就算無效也並沒有什麼影響不是。”黃忠拱手勸道。黃忠也怕劉備真一走了之,自己可還指望著為兒子診治下呢!

“這青蒿也是藥?用青蒿治這疫病會有效麼?”華佗這時還沒回過神來,在反複地喃喃自語著。這下看見劉備拂袖而去,連忙跟了出來。

“侯爺,這青蒿對瘧疾真有療效?不知侯爺的依據是什麼?”華佗嚴肅而認真地拉住劉備問。

“元化先生,唉小子玄德即可!”劉備對華佗的懷疑倒一點兒也不惱。華佗才是真的認為生命麵前人人平等,他是對醫學科學持辯證的懷疑態度。值得劉備尊敬和用心解答。

“元化先生,無論何種藥物都是從不斷的嚐試和應用,才能了解其藥性。神農嚐百草足夠說明這個問題。至於這青蒿能不能治療這瘧疾,反正小子所見過的醫書是有記載。”劉備笑著說:“試驗出真知,咱們讓病人服用不就知道啦!”

“試驗出真知!玄德言之有理。”華佗早就知道這些道理,不過沒有總結得如這句試驗出真知如此的精譬!

王太守也在一邊點頭哈腰說:“試試,試試!”反正在他觀念中就算真試死了幾個庶民也無妨,都沒有他的官位和小命來得重要。

劉備看見這些家夥都讚成試試,也點頭表示可以。且不論他們內心到底如何想,隻要能對廣大百姓有益,劉備不介意順坡而下。

接下來就是派人四處采集青蒿草。這青蒿草漫山遍野都是,不到一個時辰青蒿草就堆得如小山。

“可惜,可惜!”劉備拿了根一米多長的青蒿草聞了聞歎道。青蒿草一股淡淡的臭味鑽入鼻中。這青蒿草無論樣子和味道都和後世的一樣。

“玄德可惜什麼?”華佗也一樣捧著一把青蒿草在聞,似乎要記住這個味道,這職業操守沒得說。他聽到劉備歎息就問。

“青蒿草是沒錯,可惜季節不對。現在是春夏之交的四月,而秋冬相交的八九月采集的青蒿草藥性才最佳,治療這瘧疾的效果才最好。”劉備扯了下嘴說。

“玄德,加大用藥的量可行否?”華佗小心謹慎地問。凡對醫藥有深入研究的人,都知道用藥的效果與藥量大小並不成正比,用藥講究適量。有如為人處事一樣得有個度,過之猶有不及。華佗自然也懂這個道理。

“是啊,是藥三分毒,用藥過量就會毒性增加,弄不好就成毒藥。不過如今這情形也就隻好這樣。”劉備發自內心的讚賞華佗的醫德。醫者仁心才是真正的良醫。

在劉備和華佗的指揮下,已築好了一個大大泥土灶,上頭放上一口大大的生鐵鍋,下麵幹柴烈火正劈裏啪啦的燃燒!

煎青蒿草沒有半點技巧和講究,隻要水開,把適量的青蒿草放入沸水中,待水霧中有青蒿草淡淡的臭味則成。

“用桶把青蒿湯裝上,裏麵的病人一人喝一碗。若沒不良反應或不適,一個時辰後再喝一碗!”劉備吩咐著待命的士卒。

“侯爺,不知多久可見其效果?”王太守問出了大家都想知道的疑惑。

“王大人,不出意外明天即可見效果。”劉備很痛快地說:“不過還請王大人明天熬好小米粥,足夠裏頭的千多人吃飽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