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欣喜萬分,畢竟這是父親給他鍛煉的機會。於是他拿著《馬經》找了很長的時間,他見到了許多的馬,每遇到一匹馬,他都會拿《馬經》來仔細核對,但是每次都對不上。這樣找了一年,兒子有點灰心喪氣。他回到家中垂頭喪氣地告訴父親自己的經曆。但是伯樂始終勸說他不要灰心,隻要努力以後必然會找到千裏馬的。
在父親的鼓勵下,兒子再一次踏上了尋找千裏馬的征程。然而此時他確實不知道該到哪裏去尋找。他隻是漫無目的地走,一直走了很長的路。
終於有一天,他正在發愁的時候,有一隻大蛤蟆“咕咕”地叫起來,而且很是歡快地一蹦一跳地跳過來了。兒子看了半天,心中想:這難道不就是我要找的千裏馬嗎?於是十分開心,立即往家裏跑。
他前腳還沒邁進家門,就大聲嚷嚷起來:“我終於找到千裏馬了!我終於找到千裏馬了!”伯樂一聽,趕忙跑出來問:“你找到的千裏馬是什麼樣子的?”兒子十分得意,上氣不接下氣地回答說:“見過了那麼多馬,我終於發現有一匹和書上畫的最像。它的頭顱高高隆起,眼眶則深陷下去,背脊也是縮著的。但是遺憾的是,它的蹄子不像。不過我覺得很難有比這個更像的千裏馬了。”聽完兒子的話,伯樂心中明白了大半,他苦笑著對兒子說:“你找的這匹‘馬’應該隻會蹦蹦跳跳吧!你想一想啊,這樣一匹馬人騎上去怎麼會受得了?”
培養思路和獨立判斷還在於凡事有自己的主見,要看得長遠,避免鼠目寸光。拿遭到羞辱來說,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怒目相對。在衝動下,什麼事情都做得出來。然而,這種人不可能做大事,因為他缺少自己的獨立判斷。
韓信是我國曆史上又一個能夠忍受屈辱的人物,最後他成為了傑出的軍事將領。韓信出身貧賤,從小就失去了雙親。年輕的時候,韓信既不會經商,也不願種地,家裏也沒有什麼財產,過著窮困而備受歧視的生活,常常吃了上頓沒下頓。他和當地的一個官員有些交情,於是常到這位官員家中去吃飯,可是時間一長,官員的妻子對他十分反感,便有意提前吃飯的時間,等韓信來到時已經沒飯吃了,韓信明白了她的意思,於是再也沒有去那裏蹭飯了。為了生活下去,韓信便到淮水去釣魚,有個洗衣服的老太婆見他沒飯吃,便把自己帶的飯菜分給他吃,這樣一連幾十天,韓信十分感動,便對老太婆說:“總有一天我一定會好好報答你的。”老太婆聽了很生氣,說:“你是男子漢大丈夫,不能自己養活自己,我看你可憐才給你飯吃,誰還希望你報答我。”韓信聽了很是慚愧。當地有些少年很是看不起韓信,有一天,一個少年看到韓信身材高大卻常佩帶寶劍,便認為他膽小,於是在鬧市裏截住韓信,說:“你要是有膽量,就拔劍刺我;如果是懦夫,就從我的褲襠下鑽過去。”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是故意找茬羞辱韓信,都想看韓信會如何對待。隻見韓信想了好一會兒,一言不發,就從那人的褲襠下鑽過去了。當時在場的人哄然大笑,都說韓信是個膽小怕死、沒有勇氣的人。然而韓信卻是個十分有謀略的人。他看到當時正在改朝換代,於是專心研究兵法,練習武藝,相信自己會有出頭之日。他後來幫助劉邦奠定漢業,被封為淮陰侯。漢王五年正月,改封齊王韓信為楚王,都城在下邳。韓信來到自己的封國,把那個曾經侮辱過自己、命他從胯下鑽過去的人找來,任命他當了巡城捕盜的武官,並且對他部下的各位將領說:“這位是壯士,當年他侮辱我的時候,我難道不能殺了他嗎?殺他又沒有什麼道理,所以當時忍下了這口氣,才能有我今天這樣的功業。”雖然韓信的做法有一些做秀,但韓信能夠忍受胯下之辱,最後獲得極成功確實表現了他超凡的眼光和超人的忍耐。試想,如果當時韓信一怒殺了那個少年,最後的結局會怎麼樣?韓信要麼逃亡,要麼被抓起來,而韓信一貧如洗,沒有錢財,逃亡和被抓起來對於自己來說都是死路一條,是幾乎沒有可能成就日後的功業的。而且他年少的時候忍受的那些屈辱,讓他更懂得抓住機會去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而不會放任自流,遊戲人間。
老狐狸認為,一個人擁有思路和獨立判斷是非常必要的。
終日忙碌,不如一刻學習
老狐狸認為,終日忙碌不如一刻學習。在緊張忙碌的時候,一定要學些知識。
人們一定要學習有用的知識,不要學那些無用的知識。古時候有一個人,一心要學會一種別人都沒有的技術。他到一個據說懂得屠龍之技的人那裏去學習屠龍的本領。他散盡了家裏的財產,花了整整三年時間,終於把屠龍的技術學到手。結果當他得意洋洋地回到家中時,才突然想起來這世間根本就沒有龍可殺。
學習當然也應該結合自己的實際,對學習做正確的選擇,避免漫無目的地學習。春秋時期的西施長得十分美麗,當她心口疼的時候常常會緊鎖雙眉,這個時候她顯得更加美麗,更加楚楚動人。人們紛紛讚歎不已。鄰村的東施看見了,於是回去立即學著西施的樣子,捧著心口,然後皺緊眉頭。這被村裏的人看到了,都紛紛地跑開。這個東施隻知道皺著眉頭的樣子美,卻不知道是因為西施皺眉才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