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杜子還告訴華笙,他會去殺藺諳,活捉或者幹脆殺了他。
華笙擔憂地看著他,讓他不要去。
她說:“留下來,陪我,不好嗎?”
小杜子隻說了幾個字,便讓華笙沉默了:“這是太子的交換條件。”
真相大白於天下,那天的那封通敵叛國信的確出自秦國太子的手筆,隻是他為何這麼做已經不重要了。
藺諳仍在逃往。
而小杜子開始早歸。
華笙一個人在宮中,時常感到孤寂。
這冰冷的大殿,她想不到,自己逃出了一個牢籠,又進了另一個牢籠。
這日,秦國宮中的皇後,太子的母妃,居然派人送來了一盒胭脂。
華笙呆呆瞅了那盒胭脂半晌,也沒想出個所以然來。
直到小杜子歸來,摔了那盒胭脂,告訴她,那是摻了砒霜的,不要用。
他告訴華笙:“砒霜,常見,摻在胭脂裏,時間一長毒素堆積就會死亡。”
他怒不可遏,要去找皇後算賬,華笙拉住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小杜子方平息了怒火。
這秦國宮裏遠比聶國宮中更加危機四伏。
但華笙並不在意,因為這個地方還有小杜子。
那天,小杜子又一早便走了。
那日,陽光甚好,風和日麗。
華笙便想起來走走,不顧婢女們的反對,一個人出了院子。
日子已經快接近夏天了。
宮裏景致倒是美極了。
在路過皇宮西麵的大長廊的時候,看見一個姑娘,穿著很是奇怪,既不是宮女的穿著,也不是娘娘的穿著。
好奇心作祟,她便跟著她走了一路,卻見她進了冷宮一間屋子裏。
華笙想了想,還是跟了上去。
那姑娘進了屋後,便將房門緊閉。
華笙推了門,門應聲而開。
門後的景象讓華笙吃了一驚。
她看見的不是方才的姑娘,而是另一個人。
這個人是個中年婦人,一身白衣,頭發散亂,狀似瘋癲,隻聽她嗬嗬傻笑著:“孩子,我的孩子。”
華笙皺了皺眉,正想退出去。
那婦人忽然間發狂,看見華笙,朝華笙衝來,一把抓住華笙的胳膊,將華笙抓地生疼。
“你還我孩子!你個毒婦!你還我孩子!”那婦人趁勢要去抓華笙的臉,華笙憑著微薄的武功,閃身避開,退至一旁。
剛要邁步離開這裏,那婦人又瘋癲地抓住了她。
就在婦人的尖指甲再次伸向華笙的臉,而華笙避無可避的時候,從斜裏竄出一人,正是方才她尾隨的姑娘。
那姑娘一把揪住婦人,將華笙解救出來。
原以為婦人會再發狂,卻發現,她忽然間安靜了,窩在了姑娘懷裏,溫順的像隻小貓。
那姑娘摸著那婦人的腦袋,道:“你嚇到我娘了,快離開這裏!”
華笙道了聲抱歉,便轉身離開了。
看來秦國宮中的宮闈秘辛並不比聶國宮中少上多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