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朝綱事突變(1 / 2)

聶九華一連幾天上朝,聽到的看到的,不過是兩個黨派之間無聲的鬥爭。

昨天,五皇子黨揭露太子黨有人貪汙公款;前天,太子黨大罵五皇子黨辦事不利,導致天災之年,流民失所;再大前天,又是五皇子黨對太子黨隱瞞天災不報的彈劾。

真是,唉……

聶九華實在有些佩服他們的精力,每天把朝廷搞得跟潑婦罵街沒什麼兩樣,隻是用詞文雅很多,卻也是針鋒相對的。

這兩年,天災人禍不斷。論天災,有南方洪水泛濫,北方幹旱顆粒無收。論人禍,東麵的秦國一直對聶國虎視耽耽,幾年來,戰事沒有,騷擾不斷。有人說,天災人禍都全了,此乃滅國之兆。

也有人對此說法嗤之以鼻,陛下正當壯年,且不沉迷女色,又如何會被滅國?

雖然聶九華其實對這國家並無多大所謂,聽到反駁天災人禍,說陛下英武的說法,仍是一笑而過。

朝堂鬥爭如此激烈,一個國家內部早已一團散沙,又何言團結?一旦秦國攻過來,拿什麼去抵抗?

她並不看好聶國!

相反,敵國秦國一直養兵蓄銳,內部也團結一致,相較之下,實在令人寒心。

本以為朝堂內黨派之爭這種嚴峻的形勢還要維持一段時間,卻不曾想,那天,竟如此快地結束了。

結局,讓人出乎意料。

那天,已是深秋時節,宮門前,楓樹上的楓葉已然紅透,稀稀拉拉掛在枝頭。一匹快馬飛速掠過楓樹,楓葉颯颯而下。

那快馬直奔宮門口,被攔下,似乎馬上那人出示了什麼物件,守宮門的侍衛立刻便放行了。

快馬一路奔到了與內宮交界的地方,馬上的人交了封信函給太監總管,由他飛奔著盛了去見皇帝。

隨後,宮中傳出消息,皇帝拘捕了五皇子一黨的人,原因,謀朝奪位。

聽說那天,五皇子一派的人都聚在皇城外的軍中營帳內,宮裏派出禁軍統領率軍隊直接挑了五皇子謀劃的基地。在經過以卵擊石的垂死掙紮後,終於被捕,鋃鐺入獄。

聶九華永遠記得那天的早朝,從以往的劍拔弩張到了人人自危。

早朝上,五皇子大呼冤枉,直說自己設在城外的軍隊不過是為了鞏固皇城,保衛皇城安全。

如此蹩腳的理由,也虧他五皇子說的出口。

自然,眾人都是不信的。皇帝也不信。

藺諳哧笑著道:“五殿下,還是承認了吧,陛下如今還在氣頭上,就別火上添油了。”

被侍衛扣押著隔壁跪在大殿上的五皇子聽後,倒是不喊冤枉了,瞪著藺諳,咬牙切齒:“藺諳,你個卑鄙小人!”他朝皇帝道,“父皇,這一切都是藺諳教唆的啊!他騙我,說會助我一臂之力!是兒臣糊塗啊,父皇,饒過兒臣吧!”

藺諳臉上閃過詫異之色,奇怪道:“我說五皇子,你是記錯人了吧!還是說,你有證據?”

五皇子一下子被噎個不清,隨後,麵目猙獰起來,若不是被侍衛拖著,恐怕要起來狠狠咬上藺諳一口:“藺諳!你個卑鄙小人!”

這時,藺諳卻向皇帝道:“皇上臣有本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