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藍王朝北部邊陲小鎮。
小鎮落寞破敗,破房破瓦,一副好像剛被戰爭侵襲過得樣子。事實上,當今為太平盛世,已經近八十年沒有過大規模的戰爭。
這個小鎮之所以如此破敗,是因為四年前小鎮爆發了一場瘟疫,小鎮裏的人死的死,走的走,唯一生活在小鎮裏的是一個父母在瘟疫中雙亡的孤兒。到現在,原來生活在小鎮裏的人想起這個小鎮的時候,想到這個身世可憐的孤兒時,都以為他會死在瘟疫裏,或者會餓死,如果能活到現在,那便是妖孽了,畢竟他們離開的時候他隻有七歲。他們不是什麼冷血的人,當時離開小鎮的時候本來想要帶上小男孩的,但那孩子倔強的就是不肯離開。
在通往小鎮的一條偏僻的小徑上,一個不大的男孩,肩膀上拉著一條通體雪白的蟒蛇。這種蟒蛇名為白蟒,通體雪白。小男孩拉著的這一條是成年白蟒,整條蛇約兩丈長,粗細約有一個成年人胳膊粗細,由於對小男孩來說過於劇重,他隻有雙手緊緊的抓住蛇尾繞過肩膀,蛇身好大一部分都拖在地上,即便如此,他還是被這條能解決他一旬時日的口糧給壓得身子佝僂,幾近挨地。
在小男孩用盡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將自己肩上的食物拖近小鎮時,路的前邊出現了一段陰影,擋住了小男孩的去路。小男孩抬頭,看向擋在自己身前的不速之客。
男子身材中等,微笑的看著小男孩,很溫暖。襯著夕陽的餘暉,在小男孩看來身前的男子異常的高大。
男子和煦的笑了笑。誘惑的說道:“小家夥,我讓你當魔門的少主,以後跟著我走吧?”
小男孩回頭瞅了瞅費了好大力氣才弄到此處的白蟒,又看了看身前擋著去路的男子,很是為難。似乎下了很大的決心,有些忐忑的問道:“當魔門的少主能天天吃飽不?”
男子似乎被小男孩的這句“能吃飽飯不?”給逗樂了,大聲的笑了兩聲,道:“當然能。”
小男孩也笑了,慢慢說道:“那我請你吃頓大餐,我們再走。”
男子望向小男孩肩上的白蟒,笑了笑道:“好。”
-----------------------------------------------------------
望水國,南靠明海,與明海相望,故取名望水。
於老頭是望水國齊水縣的一名漁夫,靠打漁為生。他的打漁本事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所以每次出海總能收獲頗豐,在齊水鎮也算是有名的漁家。於老頭自打年輕時,就長著一張老人臉,所以年輕時就有了“於老頭”這一外號,慢慢的也就沒有記住於老頭的本名叫做什麼了。於老頭的家裏還算景氣,大兒子於豐性格木納,但做事踏實,小兒子還未成年,但長著秀氣,被於老頭費了好大的力氣送去了學堂,據說文采不錯,所以小兒子很另於老頭欣慰,祖祖輩輩都是打漁的,到了他們這一代終於出了一個會寫字讀書的。女兒於豔長得雖然沒有名字裏所說的“豔”,隻能算是長相平平,但性格溫雅,脾氣好,於老頭總是笑說:“像我,像我!”去年女兒嫁給了臨縣的一名農夫的兒子,叫楊立海,也還算門當戶對。女婿聽說老丈人要出海,也就屁顛屁顛的趕來了,美名其曰:給老丈人幫幫手,順便見見世麵。今天是於老頭出海的日子,於老頭梳理整齊,換好衣服後,朝著屋裏擺放的那尊海神像大拜後,領著兒子於豐和女婿楊立海還有一名雇傭的船夫登船出發。
在海上忙忙碌碌了六七天後,於老頭看著魚艙笑了笑,說道:“這一趟收獲挺多。”
然後,於老頭辨別了一下方向,催促道:“船夫,掉頭回去了。”
女婿楊立海這時湊上前來,好奇的問道:“爹,為什麼每次到這裏就回去了,從來都不往裏再走走呢,也許還有更大的魚呢?”
於老頭看著憨厚的女婿,笑嗬嗬的說道:“女婿呀,做人不能太貪,你得到多少,就得付出多少,這是我活了五十多年悟出的道理。”於老頭拍了拍女婿的肩膀,道:“你不是本地人,你不知道,再往裏去,確實有大魚,很多大魚,但,我們再往裏去,也許小命都搭進去了,你說,我們就算捕到了大魚,換了大錢,但沒命去花啊。”
女婿瞪大了眼睛,一臉的不可置信,每次和嶽父出來捕魚,從來就沒遇見過什麼危險,就連大風大浪都沒有遇見過幾次,怎麼往裏就會有生命危險呢?
女婿還是不太死心,說道:“爹,為啥?”
於老頭慢慢的直起腰,伸手指了指遠方,說道:“那裏,你看到了麼?那裏便是死亡之霧,再往裏去,我們就會迷失在死亡之霧裏,進去,就別想再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