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1 / 2)

賈母啐道:“這是你林姑父家的妹妹,你那裏就見過了。妹妹那裏就是專陪你玩的?”

寶玉混不在意,隻圍著黛玉轉,道:“妹妹有玉沒有?”黛玉聞到他身上有一些胭脂香粉喂,有些不喜,略往後讓了些才道:“表哥的玉是稀罕物,豈是人人能有的。”其實他身上卻又一方玉,玉質尚在寶玉的之上,正是皇上所送的。隻是素來不愛出風頭,何況又是皇室之物,隻戴在衣襟裏麵。誰知寶玉竟發起癡病,就要砸玉。惹得一大群人護玉的護玉,勸說的勸說,混亂不堪。黛玉見如此,心中難過,眼淚隻在眼眶裏打轉。

賈母身邊的鴛鴦過來柔聲道:“姑娘莫難過,寶二爺一向都是這樣,我們都習慣了。姑娘一路勞頓,還是先去休息吧。”

賈母忙吩咐鴛鴦紫鵑將黛玉安置在碧紗櫥休息,又叫人安排雪雁王嬤嬤休息。寶玉聽了,又嚷著要和黛玉一起睡。

黛玉微惱,便是親兄妹亦是七歲不同席,這寶玉這般年紀,竟是一點規矩都不懂。便道:“表兄說的什麼話?那女七歲不同席,豈能如此失禮,人家還當黛玉沒有家教。”

賈母道:“正是這話。寶玉在你妹妹麵前規矩些。”便命鴛鴦收拾了碧紗櫥,黛玉住裏間,寶玉住外間。

黛玉到了賈府,賈母疼若至寶。衣食起居俱和寶玉一樣,三春也要稍讓其後。好在三春皆非尋常女兒,見賈母疼黛玉,也隻憐她喪母由於父親分別,為她高興,並不撚酸吃醋。姐妹四人一道讀書,一道玩樂,相處倒也和睦。黛玉進京不久,林如海就升任難六省巡按。權利淩駕於各省巡撫總督之上。一向平和文雅的林如海一出手竟是雷霆手段,三年不到,竟將南方數省很是整頓了一番。因此,王夫人雖有些不待見黛玉,卻也因賈政隻顧,一向和顏以對。

隻是寶玉自小嬌生慣養,混跡於女孩子堆中,知道天下的男子都是濁物,視仕途經濟為畏途。家裏突然多了這麼一個神仙般的妹妹。更加不願去學堂與一般男子混了。整日裏沒事就往黛玉的住處跑。

這日,黛玉無事,便坐在窗前刺繡,繡的正是一副《蘭亭序》的字。《蘭亭序》乃是林如海最喜愛的書法名篇。黛玉年紀尚有,自是不能拓寫的完全一樣,卻另有一番風骨。在賈家,女兒家雖須識字斷文,卻終是講究女子無才便是德,並不要求她們成為才女,略施一些字便是。是以,黛玉等人滿十歲後就不再進學,隻以針蓖女紅為主。

黛玉出生書香世家,自幼林如海夫婦悉心教導,其實早不需要夫子,平日也是自己看書。三春姐妹也一同。隻是迎春溫惠,偏好書畫,探春爽朗不讓須眉,竟有些鳳姐的架勢。惜春年紀最小,不知何時,竟讀起了佛經。惹得探春長笑話她要出家做姑子的。

紫鵑進屋來時,就見黛玉坐在窗前一動不動。不由佩服自家姑娘好定力,一座就是一個早上。

“姑娘且歇一會吧。別累壞了眼睛。”

黛玉道:“過段日子就是爹爹的生日了。王嬤嬤正巧要回蘇州,做好了好請他一道帶回去。”紫鵑搖頭道:“這自然是姑娘孝順,隻是若因此累著了,豈不是徒惹姑老爺擔心?探春姑娘剛派人來請,說請各位姑娘去他那賞花呢。”

黛玉放下針線,道:“罷了,就你會念。明明還是個大姑娘都要比王嬤嬤還要羅嗦了。”

紫鵑笑道:“原來姑娘竟是嫌王嬤嬤囉嗦才要送他回蘇州的,我可要告訴王嬤嬤了。看她念不念姑娘。”紫鵑說笑著,心中卻知,姑娘是憐王嬤嬤年事已高才求了老太太,令她回家鄉與兒孫團聚。

“就你會說。走吧,去探春那瞧瞧有什麼好花兒。”

其實,三春姐妹是住在一個院子裏的。迎春是寧府庶出的,探春也是家政的趙姨娘所出。唯有惜春才是寧府嫡出的小姐,因賈母憐惜,才將她們姐妹接到一處養。

黛玉進了花廳,見一群丫頭小姐都在,連寶玉也在。寶玉見黛玉進來,忙迎了上來,笑道:“妹妹你可來了,我等你好久了。”

黛玉皺眉,這寶玉沒事就愛搗鼓一些胭脂香粉,身上也總帶著一些脂粉味。也經常給丫頭姐妹們做些胭脂膏子,隻不敢給黛玉。黛玉剛到賈家,寶玉就巴巴的送了一堆胭脂香粉去。不曾想,黛玉經受不住那脂粉的味,也不曾用,隻是聞了一會,竟是病了。大夫說是香粉太濃之故。讓賈政很是教訓了他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