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正浩的父親在一個煤礦裏工作。正浩心中的爸爸就像一隻烏鴉,黑黑的,瘦瘦的。正浩能夠希望爸爸陪自己玩捉迷藏,然而,爸爸常年在外麵奔波忙碌,在家的時間很有限,每當正浩吵著要爸爸的時候,母親總是告訴他,爸爸在撿石子呢,如果他是隻懶惰的烏鴉,家裏就沒有水喝了。
正浩的睡眠依然不好,他喜歡聽故事,每天晚上都會纏著母親。母親掌握的故事不多,無非是一些耳熟能詳的童話故事,比如《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灰姑娘》等,然而講了一輪之後,母親就再沒有什麼可以講的故事了。於是,母親想了一個方法,她又開始講《烏鴉喝水》,依舊沒有講那些深刻的道理,而是講到最後會數起石子兒來:一個,兩個,三個,四個……聽得多了,正浩就不再去思考烏鴉還有什麼好的方法可以盡快喝到水了。相反,他一聽這個故事就會犯困,母親剛數了幾個數,他就忍不住睡著了。在夢裏,他夢到了他酷似烏鴉的父親正不厭其煩地撿著一顆一顆的石子兒。
在正浩懵懂無知的時候,厄運降臨了,自從那個春節之後,他就再也沒有見過父親。消息是一個從外地回來的親戚捎回來的。母親當場就暈了過去,正浩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隻是被母親嚇壞了,蹲在地上一個勁地喊媽媽。母親醒來以後,再也沒有當著正浩的麵提起父親,也沒有再向正浩講起《烏鴉喝水》的故事。
當正浩提起父親的時候,母親總是說,父親到了一個很遠很遠的地方。正浩說:“那我家是不是沒有烏鴉了呢?”母親哭了,什麼都沒有說。
之後的日子,母親成了家裏的烏鴉,她怕正浩受委屈,再也沒有嫁人。母親找了一個雜活,晚上還會做一些手工藝品。憑借著這微薄的薪水,母親和正浩相依為命,艱難度日。母親竭盡全力供正浩讀書,正浩也很爭氣,成績很不錯。母親的身體越來越消瘦,腰彎了,背駝了,看上去就像一隻灰溜溜的烏鴉。
在母親的嗬護下,正浩長大了。他依舊選擇了礦業,並且在大學畢業的那年被分配到父親原來工作的那個單位。母親感覺很痛苦,她並不願意讓正浩再步他父親的後塵,但是,他們都沒有辦法,日子還得照常過。工作並不是那麼好找,正浩的兩個小夥伴就是聽從了家裏的意見離開了原分配單位之後,就再也沒找到像樣的工作了。母親在無奈之下,隻好為他收拾了行李。
正浩深知這些年來母親的付出,因此,他對自己說,一定要幹出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來。轉眼間,他成了家裏的烏鴉,整天在外麵忙碌。正浩是個急性子,在父親死後,母親一直就沒有再講過那個故事,曾經想要告訴正浩的那些道理也就一直沒有說。正浩不滿足現狀,每時每刻都想要得到更大的成功。
沒過幾年,正浩就當上了副礦長,這在家鄉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在人們的觀念裏,似乎很少有人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可以坐到這個位置上。正浩本應該很滿足地認真工作,這個時候,他和母親已經有足夠的水喝了。但是,正浩並沒有停下腳步,他根本就看不上每個月的那幾顆“小石頭子兒”。因此,他和一個朋友合夥開了一個私人煤礦。他作為大煤礦的副礦長,常常利用工作之便把一些資源調到小煤礦上。因此,他的私人煤礦辦得紅紅火火。然而,即便是這樣,也存在著很大的隱患:小煤礦的安全措施並不完備。可是,他懶得去注意這些小細節,依舊不滿足當下的利潤,總是想方設法擴大經營規模。
正浩變成一個不折不扣的大忙人,連吃飯的工夫都沒有,他不斷地往家裏寄錢。母親的存折上存款日益增多,可是,母親臉上的笑容卻越來越少了。她常常歎氣,鄰居問起來的時候,她就說:“正浩找來的石頭太大了,萬一把瓶子砸了,可就沒有水喝了。”這些話誰也聽不懂,因此,鄰居也就都沒說什麼。
母親很擔心,想要勸勸正浩,然而,不久之後卻聽到一個讓她震驚的消息:“正浩的小煤礦出事了。”
其實,母親是有預感的,雖然她沒有親眼看到兒子的企業到底有多大,可是,她已經後悔自己沒有盡早提醒正浩。
再見到正浩時,他已經是在監獄了。原來,正浩的小煤礦發生了事故,死了很多人。正浩是負責人難脫關係。最終,正浩受到了法律的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