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回府(1 / 3)

一輛馬車忽忙地行駛在路上,兩旁是青紗蔥蘢的野草地,深秋的風冷洌地吹打著原野上的泥土,把泥土凍得硬綁綁的,隻有黃葉和殘花的枝梗亂翻地飛舞著。

轉彎處,灰色的車簾被一個老仆婦稍微地撩起來,可以看見裏邊還坐著一個人,那小人兒緊縮著身子,連開口說話的力氣都似被抽走了。

她大約有十三、四歲左右,一張俏生生的小臉上仿佛有一層白霧籠罩著,唇邊幾條幹裂的淺紋,一雙眼瞳清冷中卻有著一份從容。整個神情看起來比本身的年紀更顯得成熟幾分。又因那秀致玲瓏的身材,青絲烏發的挽雲髻,以及臉上隱約可見的靈動感,透出了幾分吸引人的魅力來。

爾後,那個老仆人把車簾子落下來,小聲道:“大小姐,再有半個時辰,我們回府上了。”

老仆人的年紀大約有四十歲左右,言談舉止顯得溫和又端莊,隻是臉上的風霜皺紋,把人顯得老了一些。坐在裏邊的小人兒聽了,身子微動了一下,臉上仍是淡漠的表情,依然是沒有說話的欲望。這個女子正是古家南府裏的大小姐古月兒。

古月被送往白馬寺的時候,年僅五歲。

那一年,許多事情改變了她的生活,主要原因是生母的早逝和姨娘的進門。

她之所以被人送走,便是那個大姨娘張氏精心謀劃出來的事情。另外,作為古月的親生父親古行風,他的心裏確實是怕這個女兒不小心落到張氏手中受了折磨,以至於保不住她的一條小命,才同意了此行。

古行風排行二,人稱古二爺。他原本是一個喜歡讀書的人,禮儀孝廉無所不知,性子風儀儒雅。但在這個以武為尊的天瀾大陸上,恰恰是一個家族裏的異類。好在古二爺的正室夫人紅綿是一個純善的女子,夫妻倆感情非常好,相儒以沫。可惜的是,在古月三歲那年,紅綿因急病而早逝了。

天瀾大陸上,除了幾個隱世大家族外,還有四大世族名聲在外。就是以劉家為首,張家第二,古家第三,李家第四的四大家族。

張家的家主有一個同胞兄弟,此人的正室姓竇,竇氏是一個遠近聞名的悍婦,上門給她女兒提親的人是門雀可見。

張家主對兄弟的女兒嫁不出去這件事情,是心生憂慮的。他著急侄女的親事不是一天的事了,可竇氏悍婦的名聲實在不好,張家主多少有些無可奈何。因此,他認為,這個侄女作側室夫人也沒關係,隻要能嫁出去就好。如果再過兩年還沒人求娶的話,那麼,事情就大不妙了。

於是,他找到了古家族長古綏作主,也就是古行風的大哥,花費了不少的口舌,還下了血本,親自訂下了這門婚事。不久後,張億珊便正式地過了門。

因古行風身有隱疾,且成了修為難以精進的大阻礙。因此,這次聯姻的結果,一方麵可以讓古二爺在家族裏多少有一點地位,同時,又給雙方的家族利益帶來極大的好處,因此,古二爺實在是找不到什麼理由來推脫。對於家族的利益,他也是有很大責任的,便聽從了大哥的意思。

可是,兩人在一起不久後,古行風發覺張氏是一個自私自利又霸道的女人,跟竇氏相比,是青出於藍勝於藍。但此時後悔已晚,古家是再不能退掉這門婚事了。於是,兩人湊合成了一對貌合神離的夫妻。古綏作為大哥,也為此懊惱不止,深覺當初看走了眼,又受了媒人的蒙騙。可在竇氏看來,古行風這人迂腐過人,能力太差。女兒張億珊嫁過去是被人占了天大的便宜。繼而,張家在竇氏的挑唆下,對張氏在南府中的作威作福,就是撒手不管了。

對張氏來說,在南府裏,上無長輩要敬孝,又沒有正室夫人高她一頭,內院清靜自然,還能把持古二爺的金銀財帛,同時,她理所當然地成了大小姐的庶母,心裏還是很得意的。加上院內哪一個仆人敢不看她的眼色行事呢,張氏的日子是越過越舒心了。古二爺看在女兒年幼的份上,凡事得過且過,拿她真是沒折。

為了穩固地位,張氏不擇手段地懷上了孩子。

頭一年,她生下了一對雙胞胎兒子,大兒子取名古剛,小兒子取名古強。一時間春風得意,喜上心頭。雖然手段有些下作了,但效果明顯。接著,她主持中饋,包攬了大權,幾乎是一手遮天。又一次大膽包天地給古行風下藥,不久後生小女兒,取名古英。在古英出世後,古月在南府更是受人冷落和怠慢,被下人恥笑和辱罵的事常有發生。又因古二爺的性子儒弱,身有疾患且自顧不瑕,誰又能幫古月說上一句話呢!南府中,兩百個仆人幾乎都換成了張氏的人,其中討好賣乖的不計其數。

介於南府的情況,古綏作為一族之長隻能作出警告,卻不能把張氏趕出去。又因這些事是屬於內院裏的事,古綏和古邃都不好插手。

而古二爺想,隻要不扶正張氏,她就永遠是側室的名分。對一個品性不端的女人,誰也不會壞了腦子去扶正她。他性子平和,不喜交惡,但不等於人笨。在被兩次設計之後,二爺對這個側室夫人真是徹底地失望了,可謂是避之若蛇蠍。

眼見得大小姐無人好生看顧,古二爺隻好接受了古綏的建議,把古月送去了城外的白馬寺為生母守孝兩年。當然,其中也有張氏的逼迫,至此,兩夫妻的關係更是行同陌路。時間一長,又聽張氏說,找人算了古月兒的八字生得好,如果多留幾年在白馬寺裏為古家祈福,會給古家帶來好運。

雖然是一個很蹩腳的借口,但古二爺深感無奈,一方麵怕古月回來受到張氏的刁難和欺負,另一方麵,又因古綏也幫不上他的忙,還得平衡古家和張家的關係,等張氏再鬧騰起來,弄得家宅不寧就麻煩了。於是,古月留在寺裏整整九年的時間,直到現在。等過了今年歲末,她就到及笄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