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語曆史的回憶
四川,位於我國西南腹地,農業發達,號稱“天府之國”。川人勤勞堅韌,重義尚武,故有“無川不成軍”之說。自1918年滇黔軍閥入川設立防區,致使四川軍閥防區製形成。熊克武、楊森、劉子勳、劉湘、劉文輝等大小軍閥先後控製四川,把持四川政務。為了爭當“四川王”連年混戰,當真是“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各路軍閥拚命擴軍,四川一省竟擁有六七十萬人的軍隊,他們派捐征糧,搞得四川民不聊生,百姓苦不堪言。當時各軍閥普遍將糧賦稅收征收至20年以後(征到1950年左右)。直到1935年,中央為了剿滅紅軍,也為了染指四川,中央軍大量進入四川,確立了劉湘“四川王”的地位,各軍閥之間才戰火稍息。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的炮聲驚醒了國人,也驚醒了“內鬥”30年的川軍。當中華民族遭受日本帝國主義瘋狂蹂躪的時候,七千萬四川兒女和全國億萬人民一道發出了憤怒的吼聲。
相信,當我們再回憶那段烽火連天的歲月,熟記於心的抗日英雄們,許多人也許毫不猶豫的想起佟麟閣、趙登禹、張自忠、衛立煌、薛嶽、杜聿明、孫立人、王耀武等等一大批將領,對於李家鈺、王銘章、饒國華等將領可能印象不深。但我們應當記住,全麵抗戰爆發後,劉湘、劉文輝、楊森、鄧錫侯、王陵基、王瓚緒、孫震、潘文華、範紹增......一位位熱血將領挺身而出,通電全國,誓死抗日。八年抗戰,大四川總共向前線輸送出350多萬兵員,將士傷亡64萬餘人,其參戰人數之多,犧牲之慘烈,居全國之冠!川軍總司令劉湘抱病出征,保衛南京,反攻蕪湖,壯誌未酬身先死,**中央毛主席發來唁電:“國家失一棟梁,川軍失一主帥。”王銘章血戰藤縣,為國捐軀,毛主席給與他高度的評價:“奮戰守孤城,視死如歸,是革命軍人本色;決心殲強敵,以身殉國,為中華民族爭光。”李家鈺、饒國華、林相侯、解固基......一串串英雄的名字,一場場慘烈的戰鬥,英勇無畏的川軍將士憑借低劣的裝備麵對現代化的日軍,打出了軍威,打出了國威。
川軍打得很好,為什麼最後論功,川軍總要往後排,那是因為在各個戰區,川軍都是被分割使用,造成兵力分散,川軍雖然打的很英勇、凶悍,畢竟是配屬別人,川軍部隊傷亡很巨大,但戰功不如中央軍。讓我們翻開曆史厚重的書頁,目光透過厚厚的塵埃,去開啟那一頁頁川軍奮戰的史篇......
第一章重生了,我在民國23年
小城的夏天很熱,熱到你不知往哪裏躲。一處繁華的街麵,上島咖啡屋,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麵對麵坐在臨窗的座位。男孩緊張的喝了一口冰鎮的咖啡,“不要這麼快決定,給我一次機會。”女孩冷冷的看著他,“你能給我什麼?我所需要的都不是你能給的,你不用費心了,我們不合適。”男孩子還想挽留女孩,女孩卻已經起身,順手拿起隨身攜帶的坤包,“你也是個男子漢,拿得起放得下,不懂嗎?虧你還是軍校生,算是個軍人呢!”說完,女孩帶著一陣香風翩然出門。男孩怏怏的走出咖啡屋,忽然,身邊一個身影從旁邊竄過,後麵一個老人氣喘籲籲的邊追邊喊,“快抓小偷,快抓小偷。”看著越來越遠的小偷,老人大聲的哭著,“這是我老伴治病的錢哪,五萬塊呀。”心中鬱悶的男孩,正撇著一肚子火,聞聽馬上向小偷追去,追著追著,眼看兩人的距離越來越近。那小偷猛力向街對麵衝去,男孩毫不猶豫的橫穿馬路向小偷追去,忽然,一輛高速行駛的大貨車快速的向他衝來,毫無察覺的他被大車撞得飛出老遠。額頭、嘴角全是血,渾身向散了架一樣不能動彈。
男孩在飛起的瞬間,心裏隻罵,“今天夠衰的,女友和我分手了,這會兒想抓小偷,卻被車撞了。”怎麼我要死了嗎?為什麼這麼熱的天,我還覺得好冷?男孩覺得自己越來越輕,眼睛越來越模糊。模糊看見貨車司機下來抱他,他就睡著了......
當他再睜開眼睛時,感到身上很痛,摸摸額頭,沒有血,輕輕移動一下身體,也能動彈。奇怪,我被貨車撞了居然沒事?心裏想著,眼睛卻向四周打量。一看,更糊塗了。睡的是一張破床,蓋得是一床棉被,破舊得可以看見結成塊的棉絮,低矮的土牆,窗戶是木製的,還糊著黃不黃白不白的窗紙。這是哪裏?現在還有這麼窮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