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最後的失敗 (2)(2 / 3)

此時,杭州阜康錢莊門外人頭攢動,所有手裏持有阜康銀票和存折的客戶都來提款,其中有很多都是從上海和寧波趕來的,這些人,都快急瘋了!

而胡雪岩穩坐店麵,用剛剛搞到的數百萬兩白銀逐一打點客人,整整一天,杭州阜康錢莊巋然不動。

第二天,正是胡雪岩的三女兒出嫁的日子。

作為一個開錢莊的大財主,胡雪岩平時最注重排場(對他這一類型的商人來說,排場和信譽是掛鉤的),這次女兒婚事,他原本也準備大操大辦。想不到阜康錢莊偏在這時候出了麻煩,可胡雪岩明白,越是這時候,越要大辦!

信心,比黃金還要珍貴。

結果第二天的婚事,胡雪岩可真玩兒了命了!大把的錢往外撒,那真是錦繡搭台,金銀墊地,車轎彩禮送親隊伍排出幾裏地去,鋪張得一塌糊塗!一場婚禮辦下來,硬是砸進去二十萬兩白銀!

這一家夥,杭州城全城轟動!老百姓全跑出來看熱鬧來了……

阜康錢莊三十年老字號做出來的信譽,胡家三女兒奢侈的大婚,再加上麵臨擠兌時,阜康銀庫裏層出不窮的雪花紋銀,居然漸漸止住了擠兌!

到胡雪岩女兒出嫁的第二天,來阜康錢莊提款的客戶明顯減少,而阜康銀庫裏,這會兒還有成堆的銀子呢……

微笑了一輩子的胡雪岩,此時臉上又有笑容了。他已經在設想,是不是應該迅速讓上海和寧波的店鋪重新開業。

隻要有銀子支持,信譽還是可以挽回的,畢竟這間阜康錢莊是三十年的老字號,是整個大清國最大的買賣。

可惜,胡雪岩忘了(事實上他根本就沒想到過),在他背後還有一個最危險的敵人。就在老胡以為自己已經度過危機的時候,這個真正的殺手,已經出刀了。

電報!光緒九年,大清國各個主要城市,很多都已經通電報了。

是的,就在胡雪岩拚盡全力死撐杭州本號的時候,他 “在生絲買賣上虧損數百萬兩白銀,上海、寧波分號倒閉”這個要命的消息已不脛而走,順著大清帝國剛剛架設起來的電報網飛一樣傳遍全國各地!

就在一年前,在大清國,電報網還沒建成,裝著現銀的火輪船和晝夜狂奔的驛站快馬還能比危機、謠言跑得快些,可現在,大清國有電報了。

而胡雪岩手裏這五百萬兩現銀,卻不能像電報一樣迅速地彙兌到他遍布全國各大城市的錢莊裏去……在他之前,大清國所有商人都從沒跟電報賽過跑,現在麵對這個恐怖的“妖怪”,胡雪岩徹底傻眼了。

這世上還有像胡雪岩這麼倒黴的商人嗎?

當他開始囤絲的時候,上海的電報線路還沒架好,結果他沒得到歐洲發生經濟危機的消息,盲目囤絲,吃了大虧。

可就在他的錢莊麵臨擠兌的時候,這該死的電報網偏偏架通了!於是整個大清國都在同一天裏知道了胡雪岩在生絲買賣上發生巨額虧損,都知道了上海、寧波阜康分號倒閉的消息。

十一月初五一大早,鎮江,福州,湖南,湖北,京城……除杭州本號外的阜康錢莊另外十九家分號,在同一時間發生了擠兌!

清末史家李慈銘在光緒九年十一月初七(老胡垮掉的第二天),在《越縵堂日記》裏記了一筆:“昨日杭人胡光墉所設阜康錢鋪忽閉……前日之晡,忽天津電報言其南中有虧折,都人聞之,競往取所寄者,一時無以應,夜半遂潰,劫攘一空。”

意思是說,昨天(初六,杭州阜康總號垮掉的日子)杭州胡雪岩所設阜康錢莊忽然(注意忽然二字)倒閉,前天(初五,阜康“全國大擠兌”發生這天)申時(就是現在的下午三點到五點這個時間),忽然(又是忽然)天津收到電報,說胡雪岩在南方的買賣“有虧折”(指生絲巨虧,上海寧波三處錢莊倒閉),北京城裏的人們聽說後搶著去阜康分號取款,阜康分號一時反應不過來,天黑就垮了,被搶了個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