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那個“偷餅賊”繼續減少她的甜餅的時候,她越來越氣憤。她每拿一塊甜餅,他也跟著拿一塊。當隻剩一塊時,他的臉上浮現出笑意,並且略帶拘謹,抓起了最後那塊甜餅,把它分成兩半。他遞給她半塊,自己吃了另一半。她從他手中搶過半塊餅,並且想道:啊,天哪,這個家夥真無禮,為什麼連感謝的話都不說一句?
當她的航班通知登機時,她如釋重負般鬆了口氣,收拾起自己的物品走向門口,拒絕回頭看一眼那個“偷竊而且忘恩負義的人”。她登上飛機,坐好,然後尋找她那本快看完了的書。當她把手伸進行李,她因意外而緊張得透不過氣來:在她麵前的是那一袋甜餅!
那個無禮、忘恩負義的“偷餅賊”,恰恰是自己!
那些最明理的人,幾乎永遠都是最寬容的人。
——愛爾維修心安草
有一天,一個國王獨自到花園裏散步,使他萬分詫異的是,花園裏絕大部分的花草樹木都枯死了,園中一片荒涼,衰敗不堪。後來國王了解到,橡樹由於沒有鬆樹高大挺拔,因此輕生厭世死了;鬆樹因自己不能像葡萄那樣結許多果子,自慚死了;葡萄悔恨自己終日匍匐在架上,不能直立,不能像桃樹那樣開出美麗可愛的花朵,於是也死了;牽牛花也病倒了,因為它歎息自己沒有紫丁香那樣芬芳;其餘的植物也都無精打采,毫無生氣,隻有細小的心安草在茂盛地生長。
國王問道:“小小的心安草啊,別的植物全都枯萎了,為什麼你這麼堅強樂觀,毫不沮喪呢?”
小草回答說:“國王啊,我一點兒也不灰心失望,因為我知道,如果國王您想要一棵橡樹,或者一棵鬆樹、一叢葡萄、一株桃樹、一株牽牛花、一棵紫丁香等等,您就會叫園丁把它們種上,而我清楚您對我的希望就是要我安心做小小的心安草。”
國王說:“你們過去是花園裏頂不顯眼的,那麼現在我要讓你們成為頂顯眼的。不,我現在不再讓園丁種植其他的花草樹木了,而隻讓他們伺候你們,給你們最充足的水分和養料,給你們無微不至的照顧。”
於是,花園裏就隻剩下心安草在茂盛地生長,花園裏的風景一天天變得單調了。但奇怪的是,盡管如此,心安草反而變得不安心了,因為它們對自己的期望越來越高了,它們要求有更好的照顧和營養,它們以為隻要通過精心的培養,它們最終就能同時擁有鬆樹的高大挺拔、葡萄的多果多實、桃花的美麗婀娜和紫丁香的芬芳誘人,由於達不到它們理想的效果,它們就變得越來越苦惱和經常抱怨了,從而也就越來越憔悴了。
最不妙的是,它們甚至變得越來越容不下其他的花草了,偶爾有風或者鳥帶來其他花草的種子,它們就中傷和擠對這些與它們不同的花草,說這些花草不美,央求園丁把這些花草清除出去。它們甚至自己內部也互相妒忌,互相排擠。
於是,當國王後來再一次來到花園的時候,他看到的隻是一片荒蕪。
以平常心來麵對自己的處境便是強者,切莫因為不切實際的想法而苦惱憂傷。
十元錢
一個小男孩在路邊傷心地哭個不停。一個好心的過路人見此情形停了下來,走向前問小男孩究竟怎麼了。
“我剛剛不小心丟了十元錢。”小男孩越發哭得厲害了。
那個人見他如此難過的樣子,於心不忍,就從門袋裏掏出十元錢遞給了小男孩。可是小男孩接過錢後,還是一個勁地哭,而且哭得更傷心了。
那人對此十分不解了,於是問他:“我已經給了你十元錢,你為什麼還哭呢?”
小男孩哽咽著回答:“如果我沒有丟失那十元錢,我現在就有二十元了。”
人生本就是一個得與失的過程,當你失去某些東西的時候,生活會以另外的方式補償給你,所以,你從未失去過什麼!
丟了一隻鞋
一個老人在高速行駛的火車上不小心把剛買的新鞋從窗口掉出去一隻,周圍的人備感惋惜,不料那老人立即把第二隻鞋也從窗口扔了下去。這舉動讓人們大吃一驚。“是這樣,”老人解釋道,“這隻鞋無論多麼昂貴,對我而言都沒有用了,如果有誰能撿到一雙鞋子,說不定他還能穿呢!”
與其抱殘守缺,不如就地放棄。事物的價值不在於誰占有,而在於如何占有。失去不一定是損失,也可能是獲得。
花瓶
一天早上,媽媽在廚房裏清洗早餐的碗碟,三歲的兒子則自得其樂地在沙發上玩耍。突然,媽媽聽到孩子的啼哭聲,她來不及將手抹幹,就衝進客廳去看孩子。
隻見孩子的手插進了放在茶幾上的花瓶裏,花瓶上窄下闊,他的手伸了進去就抽不出來了。媽媽試了很多的辦法,想把兒子卡著的手拿出來,但都不管用;媽媽開始焦急,她稍為用力一點兒,兒子就痛得哇哇大叫。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她隻好把花瓶打碎——盡管這個花瓶是一件昂貴的古董,但為了兒子的手能夠拔出,這是唯一的辦法。
雖然損失不菲,但兒子平平安安,媽媽也就不計較了;她叫兒子把手伸給她,看看有沒有損傷。兒子完全沒有任何皮外傷,但他的拳頭仍是緊握著無法張開。
是不是抽筋呢?媽媽再次驚慌失措。
經過一番努力,媽媽終於發現了兒子的拳頭張不開的原因——他的手中緊緊握著一枚一元的硬幣。原來,兒子的手抽不出來並不是因為花瓶口太窄,而是因為他不肯放棄手中的那枚硬幣,而握成拳頭的手是不可能從那麼窄的花瓶口抽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