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是自己最大的敵人,也可以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正如你是自己最大的敵人一樣,你也可能成為自己最好的朋友。當你具備了某種品德,能接納自己,心靈變得成熟起來,你就會欣喜地發現你已經成為自己最好的朋友了。隨著你的行動,你一定會了解到真正支持你邁向成功之路的人,正是你自己。
一、誰是你心中的敵人
本節要點:
(一)人最大的敵人,還是自己。
(二)一些人一方麵展望美好的人生目標,另一方麵卻不斷抱怨自身的處境,將所有原因全部歸咎於他人,因此失敗的例子比比皆是。
(三)在追求成功的過程中,隻有暫時的挫折和失利,沒有永久的失敗,也沒有永久的成功。
除了自己,沒有任何人可以使你沮喪消沉。
你是否曾經覺得自己就是自己最大的敵人?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不論做什麼事,結果往往不能如願。出了問題,也隻好責怪自己。
人的一生總會遇到一些敵人,如流氓、無賴、小人,此等衣冠禽獸之徒可惡之極,但看穿了,也無非是一堆垃圾。人最大的敵人,還是自己。一個人能戰勝自己,也就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了。怕的是自己患了病,茫然不知,處事猶豫不決,或過高地估價自己,由此而自大;或過分地崇拜他人,由此而自卑。一旦戰勝自己,也就在思想上有了一個飛躍,人生會打開新的一頁。
有一個潦倒落魄的人,非常想使自己糟糕的處境有所改變,然而在工作上卻偷奸耍滑,應付了事。他認為自己的薪金太少,在工作上偷懶是應該的。這樣的人並不懂得改變處境的方法,他的懶惰、自欺欺人的想法,不僅無法擺脫貧窮,而且還會使自己深陷於更加困苦之中。
這個故事說明這樣的道理:自身是造成所處環境的原因(雖然人們平時並未意識到)。一些人一方麵展望美好的人生目標,另一方麵卻不斷抱怨自身的處境,將所有原因全部歸咎於他人,因此失敗的例子比比皆是。人如果真正懂得思想的巨大作用,環境就不會成為失敗的借口了。
人生沒有永久的成功與失敗,人生就是由成功和失敗串聯而成的。
很多人在有機會贏之前,便已失去鬥誌。其實,輸贏之間的界限很模糊,“贏”意味著擁有許多美好的事物,“輸”意味著負麵的一切不如意的事物,換句話說,贏就是成功,輸就是失敗。
教人如何成功的書很多,但是,要做個全麵成功的人又何其艱難,何不用“遊戲”的態度來麵對人生,這裏所說的“遊戲”不是漫不經心,而是用輕鬆的心情,再度揚帆。許多時候如果你能夠重新看世界,你就會有不同的看法。在追求成功的過程中,隻有暫時的挫折和失利,沒有永久的失敗,也沒有永久的成功。
失敗是一種過程,成功才是目標,有了過程的艱辛,才有成功的喜悅。有的人因為害怕失敗,一碰到挫折就又退回原來的地方,寧願平庸也不願接受考驗,就和大部分有鴕鳥心態的人一樣,即使對現況不滿意,也不願意放手一搏,總是自我安慰或者為自己找借口,通常,這種人都是與成功無緣的人。
一個人在逆境的時候,保持樂觀絕非易事。你必須在一個又一個向你撲來的困難麵前不屈地站住,臉上帶著笑容,心中充滿陽光,然後用自信的步伐走上前去,把困難踏碎!
心態決定命運,思想極其重要。隻要知道你在想什麼,就可以知道你是怎樣的一個人。如果在一天裏,我們腦海中都是快樂的念頭,我們就能快樂;如果我們想的是悲傷的事情,我們就會覺得悲傷;如果我們想到一些可怕的情況,我們就會害怕……
生命並不單純,我們應該選擇正麵的態度,而不是采取反麵的態度,換句話說,我們必須關切我們的問題,但不能憂慮。當我們被各種煩惱困擾著,整個人精神緊張不堪時,我們可以憑借自己的意誌力,改變自己的心境,我們應當記住:思想運用和思想本身,就能把地獄造成天堂,把天堂造成地獄。
二、認識自己的長處
本節要點:
(一)當我們開始自感不如人的時候,大聲問自己:“我是那隻知道對著缺點歎氣的人嗎?”隻有擺脫自卑心理的陰影,不再悲傷、寂寞、煩躁、頹廢、痛苦,才能成為一個生活的強者!
(二)隻有自己把自己說服了才是一種理智的人生;隻有自己把自己感動了才是一種升華的人生;隻有自己把自己征服了才是一種成熟的人生。
偉大的心理學家與哲學家威廉·詹姆斯說:“播下一個行動,我們將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我們將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我們將收獲一種命運。”
認識和發揮自己的長處,同時也是一種心理上積極的自我暗示,可以讓這種積極的心態和行動成為思維習慣,成為不用有意控製的心理活動。
當我們開始自感不如人的時候,大聲問自己:“我是那隻知道對著缺點歎氣的人嗎?”隻有擺脫自卑心理的陰影,不再悲傷、寂寞、煩躁、頹廢、痛苦,才能成為一個生活的強者!
心理學家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從一所小學的六年級學生中,挑出一組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告訴校長和老師們,這是經過他們測試認定為能力超群的兒童。
經過15年的追蹤調查,人們發現,這些能力超群的兒童果然不同凡響,都成為學校的尖子生,畢業後走上社會,也都成為出類拔萃的人物。
心理學家最後一次來到學校,與校長交流的時候,告訴他:當年那些研究對象都是用隨機的方式挑出來的,根本沒有經過任何測試。研究的結果表明,一個人如果相信自己能力超群的話,那麼他就會變得能力超群。
我們總會受一些心理暗示的影響,就像下麵故事中的金佛,用泥土掩蓋了真正的自己。
在泰國,有一座叫做金佛寺的廟宇,裏麵有一座10.5尺高,全身由黃金打造的實心佛像,重達兩噸半,價值將近兩億美元。
1957年,由於泰國政府決定在曼穀市內興建高速公路,位於路段上的某間寺廟因此被迫遷移,寺內的和尚隻得將廟中的土造佛像放置到其他地點。
這座佛像體積龐大,重量驚人,所以在搬運的過程中開始出現了裂縫。更糟的是,此時又下起滂沱大雨,寺內的大師為了不讓神聖的佛像再受到損害,便決定先將佛像放回原地,然後用大幅的帆布覆蓋,以免遭受雨水的侵襲。
晚上,大師拿著手電筒,掀開帆布檢查,想看看佛像有沒有被雨水淋濕。燈光照到裂縫處時,他發現那裏反射出一道怪異的光芒,大師趨前仔細檢查後,懷疑這層土塊藏有別的東西。
他回廟中取來了鑿子和■頭,小心翼翼地開始敲打佛像表麵。當他敲掉第一片土塊時,驚異地發現閃閃的金光。大師用了好幾個小時,終於讓一座純金的佛像重見天日。
據說,幾百年前,緬甸軍隊曾出兵攻打當時稱為暹羅的泰國,暹羅和尚知道敵軍即將來襲後,便在珍貴的黃金佛像表麵上覆蓋泥土,以免被緬甸軍隊掠走。
據說這些和尚後來全被入侵者殺害,但這座價值連城的佛像被完整地保存下來,直到1957年才被後人再次發掘。
其實我們都像那座佛像,本質上是個純金的,但在成長過程中被種種東西裹上一層厚厚的殼。從小開始,我們就學會了將內心中那個如黃金般純真的自我隱藏起來。
其實,人最熟悉的是自己,最陌生的也是自己。老子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王安石說:“知己者,智之端也。”隻有自己把自己說服了才是一種理智的人生;隻有自己把自己感動了才是一種升華的人生;隻有自己把自己征服了才是一種成熟的人生。事實上,有力量征服自己的人才有力量征服一切挫折、痛苦和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