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玉米(1 / 3)

黃金作物癌症克星

玉米含豐富的鈣、磷、鎂、鐵、硒等,還富含纖維質。玉米對膽囊炎、膽結石、黃疸型肝炎和糖尿病等,有輔助治療作用。

玉米的營養

德國營養保健協會的一項研究表明,在所有主食中,玉米的營養價值和保健作用是最高的。研究表明,玉米中的維生素含量非常高,為稻米、小麥的5~10倍。同時,玉米中除了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胡蘿卜素外,還含有核黃素、維生素等營養物質。這些物質對預防心髒病、癌症等疾病有很大的好處。

玉米中所含的胡蘿卜素,被人體吸收後能轉化為維生素A,它具有防癌作用;植物纖維素能加速致癌物質和其他毒物的排出;天然維生素E則有促進細胞分裂、延緩衰老、降低血清膽固醇、防止皮膚病變的功能,還能減輕動脈硬化和腦功能衰退。多吃玉米還能抑製抗癌藥物對人體的副作用,刺激大腦細胞,增強記憶力。

此外,鮮玉米的水分、活性物、維生素等各種營養成分比老熟玉米高很多。因為,在貯存過程中,玉米的營養物質含量會快速下降。經測定,每100克玉米能提供近300毫克的鈣,幾乎與乳製品中所含的鈣差不多。豐富的鈣可起到降血壓的功效。如果每天攝入1克鈣,6周後血壓能降低9%。玉米中還含有大量鎂,鎂可加強腸壁蠕動,促進機體廢物的排泄。

不同品種的玉米,功效也不同。

甜玉米:是經過特殊培育的一種玉米,口感甜,營養成分和水果差不多,非常適合用來做菜,特別適合老人和孩子食用。

黏玉米:口感非常好,最適合煮食,不過患有糖尿病的人,最好是少吃點,因為它的升血糖指數相對比其他玉米高。

黑玉米:這種玉米可以說是玉米中的極品,不論是從口感還是從營養價值上都是非常高的,而且它屬於黑色食品,還有抗癌的功效。

高油玉米:含油量較高,特別是其中亞油酸和油酸等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達到80%,具有降低血清中的膽固醇、軟化血管的作用。此外,高油玉米比普通玉米蛋白質高10%~12%,賴氨酸高20%,維生素含量也較高。

每百克玉米的營養成分

每100克玉米中含能量1398.4千焦,蛋白質8.5克,脂肪4.3克,碳水化合物72.2克,鈣22毫克,磷120毫克,鐵1.6毫克;另外,玉米中還含有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E,胡蘿卜素,煙 量元素硒、鎂等;其胚芽含52%不飽和脂肪酸,是精米精麵的4~5倍;玉米油富含維生素E、維生素A、卵磷脂及鎂等。

主婦小幫手

說到這裏,還要告訴主婦們如何來挑選玉米。選購時應挑選苞大、籽粒飽滿、排列緊密、軟硬適中、老嫩適宜、質糯無蟲者為佳。

第一,看玉米須子。玉米的須子發幹、顏色發黑,就是老一點的玉米;顏色相對比較淺的,呈深褐色的,就是嫩一點的玉米,有的可能還沒有成熟。

第二,看是否幹癟。市場上賣的好多玉米都是剝開的,如果您發現玉米的顆粒有些幹癟,那就說明玉米不新鮮了,放的時間比較久,最好就不要購買。

第三,看是否發黴。主婦們都知道幹玉米發黴了不能吃,因為玉米發黴了後就會產生一種致癌物質——黃曲黴素。新鮮的玉米也有這種發黴的情況,購買的時候一定要仔細挑選。

第四,看是否有病蟲。外葉上若發現 斑點,要將外葉掀開看看顆粒是否有蟲蛀、已腐爛。好多人都認為,被蟲子咬了的玉米甜、好吃,但是專家告訴主婦們,這種遭受病蟲害的玉米最好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