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前言(1 / 1)

許多管理者都有過這樣的困惑:自己付出了很多努力和心血,有時甚至可以說是事必躬親、鞠躬盡瘁,然而員工的工作積極性難以提高,會議中作出的決策難以執行下去,隊伍鬆散,員工各行其是,工作互相推諉,執行力和戰鬥力不強,工作難以打開局麵,隊伍和企業績效低下。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其中的症結究竟何在?要解答這一問題,先來看下麵一則管理小故事。

素有“經營之神”之稱的日本鬆下電器總裁鬆下幸之助,有一次在一家餐廳招待客人,一行六人都點了牛排。等六個人都吃完主餐,鬆下讓助理去請烹調牛排的主廚過來,他還特別強調:“不要找經理,找主廚。”助理注意到,鬆下的牛排隻吃了一半,心想一會兒的場麵可能會很尷尬。

主廚來時很緊張,因為他知道請自己的客人不一般。“是不是牛排有什麼問題?”主廚緊張地問。“烹調牛排,對你已不成問題,”鬆下說,“但是我隻能吃一半。原因不在於廚藝,牛排真的很好吃,你是位非常出色的廚師,但我已80歲了,胃口大不如前。”

主廚與其他的五位用餐者困惑得麵麵相覷,大家過了好一會兒才明白怎麼一回事。“我想當麵和你談,是因為我擔心,當你看到隻吃了一半的牛排被送回廚房時,心裏會難過。”

這則故事揭示了這樣一個管理哲理:對下屬表示關心和善意,比任何禮物都能產生更多的效果。時刻真情關懷下屬感受的領導,將完全捕獲下屬的心,並讓下屬心甘情願為他赴湯蹈火。

管理的對象是人而非機器,管理的過程是與人打道的過程。而人是有靈性、有意識和心智存在的高等動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內在心理活動,管理者如果在管理中忽略人的因素,不重視員工的心理變化,不注重從心理上尋找解決管理問題的方案和途徑,那麼管理起來就會變得困難重重,最終陷入管理的死角,陷入進退維穀的境地。

管理不僅僅是一種單純的管人活動,也不僅僅是一種能力和技術,更是對人的心理探索的過程。這就是管理心理學所關注的要點和探討的內容。管理心理學是把心理學的知識應用於分析、說明、指導管理活動中的個體和群體行為的心理學。它可以調動人的積極性,改善組織結構和領導績效,提高工作、生活質量,建立和諧文明的人際關係,最終達到提高管理水平和發展生產的目的。

管理工作不是使用“蠻力”就所能做好的,而是需要施以“巧力”。就施以“巧力”而言,必須以掌握人的心理規律為基礎,這是前提條件。本書以精練的語言、經典的事例、獨到的見解,對管理心理學的原理和方法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解析,從領導素質、員工激勵、團隊管理、溝通技能、識人用人、培訓育人等方麵,深入剖析了管理心理學在管理各個環節中的應用之道,係統梳理了在執行過程中管理者可能遇到的各類心理問題,並給管理者提出了疏導、解決這些心理問題的基本方案。全書內容充實,觀點科學,有較強的思想性、邏輯性、操作性、指導性、實用性,是管理者提高自身能力、管好員工、帶好隊伍的必讀指南。

管理者如果能夠深刻領會掌握並加以靈活運用心理原理、效應和定律,將其融會貫通到平時的管理活動中,就能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使人盡其才、才盡其能,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管理效果,全麵提升管理實效,打造出一個強大而富有活力的團隊。

先帶人心後帶隊伍,帶隊伍就是帶人心,優秀的管理者首先要是一位優秀的心理學家。學會管理心理學,掌握管理人心的利器,快速聚攏人心;運用管理心理學,輕鬆帶好隊伍,提升績效,開創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