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會手下的幾位大將軍點頭,“是!”
東瀛的動作很快,士兵們拿著武器像惡霸一樣到各個村子拉壯丁,“天朝人需要我東瀛子民幫助挖礦,天皇有令,每家必須出一個青年!”
東瀛百姓對於天皇迷信,對於神國的天人更是畏懼,乖乖的聽話,跟隨東瀛武士的安排開始朝著島根彙聚而去。
半個月後,韋放開始陸陸續續接收東瀛礦工,每天都有上千人到來,盡管這些礦工普遍一米三幾,看著很小,但是人多力量大,挖礦反而很適合。
有了充足的人力,跟船而來的匠人,開始指揮礦工們修建大型的提煉銀礦場地。
古時候提煉銀礦用的是吹灰法,首先是將銀礦打碎,磨成粉,再加水攪拌,淘洗出銀粉。
然後用米糊和銀礦粉捏成團放入爐子中燒,再放入鉛。
利用鉛和銀相融的特點,把銀礦中的銀提煉出來。
得到鉛和銀的鉛銀塊之後,再燒一遍,風箱大力鼓風,吹出雜質,就得到了純銀。
吹灰法練銀早在漢朝就有記載,這些匠人都是老師傅,經驗豐富。
當第一批銀子煉出來之後,一個個白花花的銀錠子閃花了大軍的眼。
韋放雙手捧著銀子,命令副將,“寇水,你帶著十萬兩銀子趕回洛陽向陛下報喜,銀子煉出來了!”
“遵命!”
因為來過一遍,熟悉了路線,寇水這次回去隻用了二十天就到達了膠東郡。
一艘戰船兩千五的士兵帶著十幾箱銀子風塵仆仆的趕到洛陽,向陛下獻寶。
朝會上,陳寅與一眾大臣看著堆滿十幾箱子的銀子,親自拿起一錠銀子,“這成色好啊,隻怕是世上都沒幾座這樣的銀礦!”
“是啊,是啊!”
“有了這座銀礦,朝廷以後就不缺銀子了!”
陳寅想了想,下令道,煉銀關乎國家大計,工部也要多派匠人,提升技術!
徐良點頭,“陛下放心,臣已經選出了幾十個人才,這次跟隨寇將軍一起去東瀛!”
眼看陛下要把銀子吞到自己的私庫,段榮急了,“陛下,銀礦的產銀事關重大,為防止有人貪墨,戶部也要派幾個官員去監督!”
陳寅知道段榮這是要銀子,考慮了一下,也點頭道,“行吧,以後銀礦產的銀子三成入朕的內庫,七成入國庫!”
這筆銀子太大了自己不可能獨吞,還是要讓戶部用下去才行,自己留三成已經夠用,戶部的七成是公用的,自己留三成是自己的,想修宮殿造武器也隨自己心意。
東瀛已經臣服,現在那邊除了銀山就沒有什麼值得惦記的,國內都有許多地方都沒有開發,陳寅決定維持現狀,讓東瀛人當礦工就好,學習大英把東瀛當做殖民地就可以。
陳寅對寇水道,“你回去的時候帶上朝廷冊封的聖旨,冊封明會為倭王,大元天兵有權在藩屬國駐軍經商,采礦,帶著朝廷的旨意過去!”
寇水抱拳道,“臣領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