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出征日本(2 / 2)

經過深思熟慮,陳寅決定派遣猛將韋放於秋季出兵征討東瀛。

這個季節台風出現的概率極低,即使偶爾有台風來襲,憑借他們所擁有的堅不可摧的鋼鐵戰船,也能夠輕而易舉地穿越風浪,安全抵達目的地。如此一來,翻車的概率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胸有成竹的陳寅對此次東征充滿了信心,堅信此番必定能夠一舉攻克東瀛,將東瀛的銀山盡收囊中。

韋放的戰船順風順水,航行一個月後來到了東瀛的長崎附近,韋放短暫的停靠,抓了幾個土著審問,好在東瀛的一些大戶人家會中原官話,交流是沒有問題。

長崎的山本家族山本一木見到大元天兵來到東瀛高興的當起了帶路黨。

韋放最關心的就是石見銀礦在哪裏,這些東瀛土著在韋放眼裏就和猴子差不多,一個個的身高一米三幾,和元軍將士動不動一米七,一米八的身高相比,簡直就是巨人到了小人國。

元軍將士穿上鐵甲,對戰這些矮人,基本是一打幾十沒問題,個個都成了猛將。

對於這些土著韋放已經有了處理辦法,等征服東瀛之後,這些人就拿來挖礦吧,不論男女,太矮小了,想必將士們也沒有興趣。

有了當地帶路黨,韋放也不停留,帶著大軍向島根而去,五萬大軍登陸了島根。

大軍浩浩蕩蕩不做掩飾,很快東京的東瀛天皇,明會天皇就得知了大元大軍東征的消息。

此時東瀛的大和族剛剛完成統一東瀛的任務,往前幾十年,東瀛是五倭王時代,公元413年,東瀛大和族第一位王為“讚”,第一次向東晉派遣使臣請求冊封,隨後又經曆了四位國王,直到公元502年,這五位倭王在位時期都向南朝派遣過使者請求冊封,一共有十三次記錄。

明會天皇聽聞天朝大軍征伐東瀛,心中惶恐,“孤剛即位兩年,統一東瀛,未曾向天朝派遣使臣,想必是天朝震怒,孤應該如何做才能平息天兵怒火!”

大臣龜田次郎跪地道,“天皇陛下,上國天兵個個如巨人,穿著華麗的甲胄,根本不是我們能抵抗的,臣建議天皇率滿朝文武去向天朝將軍請罪,如此才能平息天兵怒火!”

明會天皇道,“善!”

大軍上岸之後,跟船來的工匠四處尋找,幾天後就發現了陛下說的銀礦山所在。

“點火!”

轟隆爆炸響起,一小個土坡被炸塌了,煙塵過去,露出了白花花的銀光。

韋放按照勘探師傅的話,叫士兵埋好了轟天雷,炸個大坑看看情況。

看著滿山的銀礦,有的甚至不需要提煉,直接可以當銀子用,韋放大喜,“得來全不廢功夫,陛下交代的任務已經完成了一半,剩下的就是征服東瀛全境了!”

韋放正準備交代副將寇水開采銀礦,自己帶領三萬大軍征服東瀛,麾下的小兵來報,斥候單膝跪地,“報告將軍,東瀛天皇帶領滿朝大臣,請求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