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事堂,陳寅處理完了今天早上的政務,開口道,“今天到誰講經了!”
韓離公公彎著腰,滿臉微笑道,“陛下今天是翰林院修撰崔柳主講!”
“嗯,好,看看這位新科狀元今天要講什麼!”
為了彰顯朝廷對文教的重視,陳寅采用了後世的製度,把新科前三甲,狀元榜眼探花都留在了翰林院,科舉也隻有前三甲能留京為官,其餘的進士大都外放縣令或者知州,狀元授予從六品的翰林院修撰,主要責任是修書,草詔,為皇帝講經,相當於皇帝的秘書。
崔柳受任翰林院修撰,清貴文官,這可羨慕了一眾同僚官員,崔柳不過二十歲就是從六品,再敖個十幾年,妥妥的宰輔之資,幾年要給陛下講經,崔柳也緊張,講義修修改改了七八天。
見韓柳起身,翰林院同僚裴原道,“崔兄要去給陛下講經了!”
“正是,說實話,第一次講經,我還是有點緊張。”
裴原笑道,“正常,為陛下講經,誰都怕出差錯,下次就要到我了,我也緊張!”
講經殿,這是陳寅平時學習看書的書房,翰林院就挨著講經殿外麵,陳寅留下翰林們隨侍左右,谘詢學問。
崔柳進入講經殿,見到坐好的陳寅,彎腰見禮道,“陛下,今日是臣第一次講經,臣對於易學很是喜愛,故今天講易經。”
原本慵懶的陳寅一聽就坐正了,易經可是萬經之首,大道之源,真正的天人之學,學會了易經,世界上的大部分事都能解決。
崔柳緩緩道,“易經,就是簡單的經典,學習易經有三派,象,數,理,臣認為象最簡單,萬物有象,天垂象,上天告訴我們四季要發生什麼變化,是幹旱,下雨,還是洪水,人垂象,人的臉氣色有紅黃黑白青紫等色。”
“倒黴出災禍的人麵色發黑,升官發財的人天庭鼻頭,出現明黃之色,天垂象,事先都會告訴我等......”
陳寅剛開始聽得還明白,越後麵就越是覺得不懂,這是第一次聽,沒關係,後麵陳寅也喜歡上了這種玄乎的感覺,“愛卿,這觀象太考驗天賦,有沒有簡單點的?”
崔柳為想了想道,“比較簡單的就是按出身年月推算命理,這個臣沒學過,也不會!”
“哦,那就算了,我聽到一個故事,武王伐紂之前沒有底氣,想通過占卜問吉凶,占卜的卦象是凶,武王沒了信心,薑太公卻不信卦象,力勸武王出兵,卦象不吉利,武王最後卻取得了天下,說明命運是不定的,可以改變,這占卜之道還是少用。”
崔柳一聽,彎腰道,“還是陛下聖明,臣一時癡迷此道,差點走了錯路!”
聽完崔柳高深的學問,不知不覺又到了晚上,韓離按例問道,“陛下,今晚去哪裏?”
陳寅想起了柳鳳兒,“去柳鳳兒那兒!”
柳鳳兒剛剛準備睡覺,見到皇帝陛下又來找自己,心中又氣又怒,“陛下是大忙人,怎麼天天有空來臣妾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