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過後,崔寒三人第二天早上醒過來,下麵刺痛心扉,韓離推開門走了進來,拱手道,“恭喜恭喜阿,三位正式加入咱們司禮監。”
三人忍著疼痛,“哪裏哪裏,以後還要仰仗韓公公提攜!”
陳寅在大刀闊斧的改革,元天穆在大周分析陳寅的種種舉動,神情越發的憂慮,元朝占領肥沃的中原之地,人口糧食都多過大周,戰力又強。
任由陳寅發展下去,再過幾年,大元光憑國力都能把大周磨死。
元天穆現在是大周的丞相,開府儀同三司,朝會上,元天穆建議道,“陛下,我朝去年也學陳寅推行均田製,收效甚好,如今麾下的將士們士氣正旺,百姓對未來充滿了希望,這說明陳寅治國的方法有一套,我們應該多學學!”
“丞相說得不錯,還有什麼要學的,陳寅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
“最近陳寅創立了後宮十二監的製度,臣分析下來能有效防範宦官幹政,請陛下借鑒元朝的製度,也在後宮設立相應的機構!”
“嗯好!還有嗎?”
元天穆繼續道,“上次高歡攻占了並肆汾三州,我大周損失了大塊的地盤,今年秋收後元軍或許還會繼續動兵,我軍地盤實力大不如從前,難以抵抗,不如趁現在元軍未動,攻打巴蜀,在大元身上丟的從南梁身上找補回來。”
元天穆也是大才,參考了陳寅的均田製,在周朝搞出了宇文泰版本的府兵製。
陳寅的均田製,不偏不倚,是因為陳寅對於漢人和鮮卑人一視同仁,在加上自己武力鎮壓,胡漢矛盾才沒有爆發,再說鮮卑人隻不過是少數,陳寅支持漢人和鮮卑人平等,鮮卑人就算有怨氣也翻不起大浪。
元天穆推行的府兵製則是以鮮卑人為主,漢人為輔,把周朝的地盤都化為軍府,每座軍府的軍戶分給與田地,免除勞役,軍府的軍戶沒有軍餉,農忙時耕種,在戰鬥時需要自備甲兵出征。
在這種製度下,周朝盡管人口沒有大元朝多,但是兵力是一點也沒有少。
去年被陳寅打下了三州,爾朱榮正想找補回來,“丞相說得對,打不過陳寅我還打不過南梁嗎!”
“我意帶兵五萬攻取漢中,到時候虎視劍閣,情況順利就直接攻入巴蜀!”
爾朱榮為了不引起陳寅的警覺帶著五萬兵馬和尉遲迥,慕容紹宗,賀拔嶽一同出兵漢中。
現今的益州刺史是武陵王蕭紀。
蕭紀作為蕭衍最喜愛的第八子,聰明機靈,如今不過十九歲就被蕭衍任命為益州刺史,管理一州的軍政大事。
漢中守將楊大校剛探聽到爾朱榮的大軍朝著自己而來便緊急向蕭紀求援,不過為時已晚。
尉遲迥看著漢中道,“陛下,就由臣帶兵攻城吧!”
“很好,朕給你三天時間,三日能不能拿下漢中?”
尉遲迥昂首挺胸,臉上洋溢著豪邁之氣,聲如洪鍾地大聲說道:“陛下,微臣願在此立下軍令狀,無需三日之久,至多隻需兩日時間,我必定能夠一舉攻克漢中城,將其納入我朝版圖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