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智商與思維
智商的起源
“智商”這個詞是隨著一係列科學智力測試的發展而被人們提出來的。其實,智商這一概念還很年輕,然而它已經,並將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內困擾著眾多希望探尋它本質的人們。
畢竟直到現在,仍沒有人能夠確切並科學地賦予它完美的定義。
20世紀初期,人們並不了解如何去衡量一個人是否聰明,隻能依靠一些學術測試去尋找那些所謂天才們的蹤跡。甚至有人主張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解決這個問題,於是就有所謂的顱相學家們拿起了卷尺,到處去為“天才”們測量頭圍。如果你相信自己也算是個聰明人,並且腦瓜子並不大的話,你多半會對這種方式嗤之以鼻,因為你很有可能被古代的科學家們鑒定為站在弱智邊緣的人。雖然這種鑒定智商的方法現在看來十分荒誕,但它標誌著人們探索智力的渴望。
第一個試圖運用科學手段來測量智商的是英國人弗朗西斯·高爾頓,他精通數學、地理、生物和心理學等眾多學科,是當時不可多得的科學奇才。高爾頓也許不夠出名,但提起他大名鼎鼎的表兄,世界上幾乎無人不知,那便是《物種起源》的作者——查爾斯·達爾文。正因為這種關係,《物種起源》給高爾頓的學術生涯帶來了深遠的影響,表弟的理論使他開始從進化學說的角度來看待智力。高爾頓認為,智力的高低是由遺傳決定的,雖然他一直無法否認環境因素對於智力發展的重要性,然而他始終認為社會底層人士之所以貧困,是因為他們先天智力不足。高爾頓甚至開辟了一門全新的科學——優生學,他鼓勵處於智力曲線最高端的人生兒育女。為了測定智商,高爾頓開發了一套智力測試係統,包括針對視覺、聽覺、觸覺的反映敏感度的測試,他認為天分越高,反應就越快。高爾頓的貢獻還在於他為心理測驗奠定了統計學的基礎。
高爾頓的狂熱崇拜者之一便是另一位對心理測量學做出了極大貢獻的美國人卡特爾。他在美國賓州大學及哥倫比亞大學任教期間,改進了高爾頓發明的智力測試係統,並開發了更加有效的測試。他主張心理測驗應有統一的考試方法和規定,並應有常模用來對分數加以比較。
1904年,法國教育部委派科學家們共同研究公立學校中智力發育遲緩兒童的教育方法,作為該委員會中的一分子,當時的實驗心理學家阿爾弗萊德·比內與他的助手西歐多·西蒙共同創造了當代第一套智力測試題,共包含了30道難度遞增的問題,測試對象限定為兒童,它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正式的心理測驗。比內認為,智力測試應該將兒童與成人加以區分,而高爾頓和卡特爾的測試都沒有考慮過這一點,智力測試應當更加關注更高層次的腦力活動,即推理、語言、抽象思維和綜合認知能力,而不能僅僅對反應速度進行測試。
而“智商”這個詞便是一位德國心理學家—威廉·斯特恩為了配合比奈和西蒙的測試而在1912年創造出來的一個概念。
什麼是智商
說到智商,首先要為大家介紹一個人——雷蒙。他所擁有的特殊能力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