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麼是安全生產?安全生產有什麼意義?

安全生產,一般意義上講,是指在社會生產活動中,通過人、機、物料、環境的和諧運作,使生產過程中潛在的各種事故風險和傷害因素始終處於有效控製狀態,切實保護勞動者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安全生產既包括對勞動者的保護,也包括對生產、財物、環境的保護,保障生產活動正常進行,但不包括對勞動者其他勞動權利和勞動報酬等方麵的保護,也不包括一般的衛生保健和傷病醫療工作。

在勞動過程中,由於作業場所環境、勞動條件的限製,存在著各種不安全、不衛生因素,如使用電氣設備,可能觸電,發生電擊傷;使用壓力機、剪切機,可能造成機械傷害;操作鍋爐、壓力容器,可能發生爆炸;操作粉末物料和有毒物品,可能受到粉塵傷害、中毒和發生職業病;建築施工可能發生高空墜落、物體打擊;交通運輸可能發生車輛、船舶、飛機傷害;從事通信工作,可能受到電磁波的傷害;開發和利用核能,可能受到放射線的傷害。所有這些工作都可能損害勞動者的安全和健康,甚至危及勞動者的生命。

安全生產事關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事關改革發展和穩定的大局,曆來受到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安全生產是我們國家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的一項重要政策,也是企業管理的一項基本原則。實現安全生產對於確保職工的安全健康,保障企業生產持續、穩定、協調發展,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2.安全生產的方針是什麼?如何貫徹?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是我們安全生產的基本方針,要貫徹好這個方針就要求我們在生產活動中做到以下幾點:

(1)一切人員,特別是企業領導,必須重視安全工作,要把勞動者的安全與健康放在第一位。當生產與安全出現矛盾的時候,首先必須消除或控製不安全因素,勞動條件改善了,勞動生產率將會大大提高,有利於企業經濟效益的長期增長。

(2)實現安全生產的最有效措施就是積極預防。凡是新建、改建、擴建的工礦企業和革新挖潛項目都必須有保證安全生產和消除有毒、有害物質的措施。在每一項生產活動中都要經常查隱患、找問題、堵漏洞,自覺形成一套預防事故、保證安全的生產製度。

(3)從事生產管理和企業經營的領導者和組織者,必須明確安全和生產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生產工作和安全工作的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評比要同時進行,決不能重生產輕安全。

(4)加強安全管理,要通過安全檢查、安全預測和安全評價及時識別和預知安全隱患,並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或控製危險源,預防事故與職業病的發生。

安全生產方針是實現安全生產的方向和目標。為實現安全生產方針,必須建立健全各種安全生產方麵的法律法規、標準和製度,並嚴格執行;必須全麵貫徹以行政一把手為第一責任者的安全責任體製,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必須查明隱患,采取有效措施,控製或消除隱患,防止事故發生,保證生產順利進行。

3.安全生產的主要任務有哪些?

安全生產的任務,從廣義上講,一是預測人類生產活動中各個領域裏存在的隱患和危險,進一步采取措施,使人類在生產活動中不受到工傷和職業病的危害;二是製定各種規程、規定和消除危害因素所采取的各種辦法、措施;三是指導人們去認識危險和防止事故發生。具體地講,安全生產有以下幾個方麵的任務:

(1)貫徹落實國家安全生產法規,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

(2)製定安全生產的各種規程、規定和製度,並認真貫徹實施。積極采取各種安全工程技術措施,進行綜合治理,使企業的生產機械設備和設施達到本質安全的要求。保障職工安全可靠的作業條件,減少和杜絕各類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對職工傷亡及生產過程中的各類事故進行調查、處理和上報,並作記錄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