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2008年秋,始於自由市場經濟“老大哥”——美國的金融危機擴散到了世界各大經濟體,無數企業成為金融寡頭的殉葬品,歐洲、亞洲、非洲無一幸免,一些國家更為此陷入絕境……

金融危機源於美國次貸危機,源於美國房產泡沫,源於華爾街貪婪的金融創新。2008年,全球未清償的CDS餘額達62萬億美元,超過了全球GDP規模。

創新是競爭的產物,也是經濟發展、國家進步的保證。但在金融國際化、資本全球化的時代,金融巨鱷們以創新為名製造出的金融衍生品,是在分散經濟風險還是在製造全球危機?

而美國,借助美元作為世界主要儲備貨幣的優勢,轉嫁了本國金融危機的風險。其他國家持有龐大的美元債券,是保障自身金融安全的武器,還是淪入“美元陷阱”的表現?

30年來,中國發展以美國為標杆,而今,標杆轟然倒地,中國出口導向型經濟增長方式蒙受重挫。這是曆史大變革的前奏,還是一次全球格局重整的發端?

由於秉持審慎開放原則,中國金融業經曆了危機的考驗,但在危機餘波震動之時,我們仍需要徹底的反思。

反思經濟增長的驅動方式;反思以美元為主要結算貨幣的國際金融體係;反思經濟全球化和內部需求的關係;反思房地產泡沫的嚴重性;反思城鄉一體化的問題!

這些問題如果不及時解決,美國的今天可能就是中國的明天,因為中國的今天就是美國的昨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