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在把柴火拾完後,宋春草生怕再碰上家裏其他人,沒在耽誤時間,背著竹筐迅速回了自家五口人住的廂房。
“春草,今天咋這麼晚才回來?”宋大山正在炕邊編竹筐,他早些年傷到了腿,至今走路都有些瘸,幹不了什麼力氣活,隻能靠編竹筐賺外快。
回屋後,宋大山和馮淑蘭兩口子正一個坐在炕邊編竹筐,一個坐在炕頭縫衣服,倆妹子則躺在裏頭睡著了。
宋大山早些年傷過腿腳,至今走路都有些瘸,幹不了什麼力氣活,隻能靠編竹筐給家裏賺點外快。對於宋春草這個才剛十幾歲就因自己的問題而被迫頂起家裏頂梁柱身份的女兒,宋大山和馮淑蘭兩口子是既心疼又愧疚。
見她又背著沉甸甸的竹筐回來,宋大山連忙放下手裏編到一邊的竹籃子,踉蹌著腳步幫她把竹筐卸了下來,嘴裏還不住念叨著:“都跟你說了咱家裏柴火夠燒的,你咋還去山裏砍呢!這大冷天的……”
“爹,不用擔心,我沒費多少力氣,這裏頭大部分柴火都是我從柴火間拿回來的。”
“啊?”
宋大山沒聽明白。
宋春草邊從筐裏往外撿柴火,邊說道:“奶不總說誰想白天燒炕就自己去砍柴火嗎,可憑啥小叔能用柴火間裏的公用柴火給自己屋燒炕,咱家就不行?再說了,柴火間裏的那些柴火幾乎都是爹你還有我輪番去山裏砍回來的,咱拿回來屋用也正常。”
說著,她就拿起柴火開始填炕。
聽到這話,宋大山和馮淑蘭對了對眼神,吞吞吐吐半天才冒出來一句:“那……那這點柴火運來運去也挺沉的。下回,還是叫爹去拿吧。”
“是,以後這事都讓你爹去!”
宋大山和馮淑蘭兩口子的回答,讓宋春草心裏熨帖得不得了。
她從筐裏把壓在柴火下麵的紙包拿出來遞給了馮淑蘭:“娘,這個給你。”
“啥呀這是?摸著還挺熱乎的。”馮淑蘭沒多想地打開了紙包,打開後就被唬了一跳,“這,這是年糕?春草,你這是哪兒來的!”
宋春草三言兩語把自己去蘇南來家用撿來的野雞換了十斤棒子麵,以及蘇南來特意包了年糕給自己的事說了個清楚。
說著,她就又把棒子麵袋拎了出來。
“南來嬸娘是個好人,不光沒舉報我這是薅社會主義牆角,還特意給我多裝了棒子麵。這裏頭,至少得有十一二斤……”
話沒說完,宋春草就看到了麵袋裏用網兜裝著的那八個雞蛋。
還是八個煮熟的雞蛋。
宋春草稍一琢磨就明白了蘇南來的用意——她肯定是知道自己一家還沒分家,不方便背著家裏其他人開小灶,這才特意給她拿了煮熟的雞蛋。
在一旁爹娘還在為這事又驚又喜又感動的時候,宋春草已經麻利地剝好一個雞蛋咬了一口。
誰說水煮雞蛋不好吃?
她永遠喜歡水煮雞蛋!
……
“阿嚏——”
正在收拾菜窖的蘇南來打了一個響亮的噴嚏。
一想、二罵、三惦記。
蘇南來覺得自己大概是灰塵過敏,畢竟菜窖已經幾年沒用過,裏麵地蜘蛛網和灰塵都得有一指多厚了,打掃起來實在是個大工程!
自打宋有牛去世後,家裏這個菜窖就沒怎麼用過,往年囤菜都是趕在宋望北回來探親時,由他在前院靠近自留地附近的位置挖個臨時菜窖,簡單囤夠冬天吃的,等天一暖和,再把這臨時菜窖填回去,再吃菜就能直接跟隊裏其他人換些新鮮的了。
這樣是說挺折騰,但和讓自家嬌滴滴的媳婦兒四處囤菜,還得爬著梯子把囤回來的菜運到地下好幾米的菜窖裏去比起來,宋望北寧願這樣折騰。
也因為這個,家裏位於房子後院子裏的菜窖就這樣擱置了。
如今菜窖被重新啟動,蘇南來也是感慨頗多。
在給菜窖打開門通了好一會兒氣後,蘇南來穿著從櫃裏翻出來的舊衣服,拿著笤帚和抹布,順著仍舊牢固的木梯進入了菜窖。
菜窖還是當年宋有牛在這塊村裏劃給他的房基地蓋房時一並建的,用她公公宋有牛的話來說,這菜窖挖得就跟防空洞似的,既寬敞又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