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潔、儉樸,是做人的一種美德,鋪張浪費,是事業滅亡的征兆。
季文子以儉為榮
在我國春秋時期的魯國,有一位很有政治才幹的宰相,他的名字叫季文子。
季文子出生在魯國貴族家庭,他的爺爺是魯國國君魯桓公的兒子、魯莊公的弟弟,名叫季成友。由於季文子出身於魯國上流社會,能有機會更多地接觸魯國的政治,因而他在很年輕的時候就在政治上表現出了出色的才華。他通曉政治,勤於政務,在他當宰相期間,輔助魯國國君製定了不少對魯國發展有益的具體措施,做了很多有益於魯國百姓的事,在魯國有很高的威信。
季文子在外交方麵也很有才華。春秋時期,諸侯兼並,政治鬥爭十分激烈,由於季文子很擅長外交,使魯國在諸侯紛爭、錯綜複雜的鬥爭中,具有一定的政治實力,季文子也因此在各諸侯國中有很高的名望。
季文子治國有方,政績顯著,因而在魯宣公、成公、襄公三朝均擔任宰相,前後執政三十多年。
季文子在魯國從政的時間長,官位高,卻十分注重儉樸律己。平日裏,他最看不慣那些整日以炫耀財富為榮的貴族,尤其厭惡講排場、搞浮華的風氣。他家的住房極其簡陋,平常飲食也總是粗茶淡飯。在衣著方麵,他不僅自己平時很少穿絲綢衣服,就連他家的仆人,服裝也比一般有錢人家的下人要儉樸許多。季文子對糧食非常愛惜,他家的馬匹,從不允許喂一粒糧食。
由於季文子厲行節儉,看不慣貴族社會一些奢侈腐化現象,因此,那些鋪張浪費,愛講排場的人,對他很看不慣。
魯國有個叫孟獻之的大臣。他的兒子仲孫不懂得節儉是一種美德。一次,他見季文子出入朝廷時常穿布衣,坐的馬車也十分寒酸,就恥笑地對季文子說:“大人做宰相這麼多年了,出出入入連件像樣的綢衣裳也沒有。喂的馬不許用糧食,隻許吃草。大人每天坐著這樣的瘦馬拉的破車,難道不怕別人笑話大人過於小氣嗎?再說:大人生活這樣小氣,要是讓別國人知道了,說不定還會以為我們魯國不知窮成了什麼樣子了呢?”
季文子聽了仲孫的話,心平氣和地對他說:“我以為仲孫先生沒有真正懂得什麼是光榮,什麼是氣派。我覺得,一個人身處惡劣環境,懂得節儉,這是不難辦到的;但一個人身處高位,物質條件極其豐厚,還仍能注重節儉,就不那麼容易了,因為一般人很容易為自己的貪欲所支配。但是,一個真正有道德修養的人卻能克製貪欲,因為他懂得儉樸能使人向上。這樣的人才是真正有修養、有氣派、令人欽佩的人。我想,一個國家的大臣如能厲行節儉,艱苦奮鬥,上行下效,這個國家的百姓會很快形成一種節儉、奮鬥的風氣,這個國家就會越來越強大,抵禦外來侵略的能力也會越來越強。仲孫先生怎麼能說節儉是丟臉的事情,是會使國家衰敗的事情呢?”
季文子一番有關節儉的話,語重心長。仲孫聽罷,一時無言對答,隻得紅著臉走開了。後來,仲孫的父親知道了此事,狠狠地批評了兒子一頓,並把他關在一間破屋子中,讓他閉門思過。仲孫靜下心來,反複思索季文子的話,終於明白了自己的錯誤所在。後來,他不但不再嘲諷季文子的節儉,自己也逐漸改掉了愛講排場的毛病了。
又有一次,季文子家中來了一位貴賓。這位貴賓非常賞識季文子的才華,可見他案頭的文具過於陳舊,就非常惋惜地說:“您的才思怎麼能和這些破舊的東西相搭配呢?”說完,他特地為季文子送上了一套非常考究的文具。
季文子見這位貴客送的文具過於講究,又見人家一片誠意,因而對客人風趣地說道:“你看我居室中哪樣東西能和您這禮物配上套呢?我一向用慣了這舊物件,真要是一下子用了您這上等東西,恐怕文思會大減的。我看您還是留著自己用吧!”就這樣,季文子硬是讓他把禮品收了回去。
公元前568年,季文子因病逝世。由於他一生追求儉樸,他的家人為他入殮的時候,國君前往探視,發現隨葬品都是些案頭、櫥中破舊的東西,不禁問道:“家中難道不舍得拿出些值錢的東西陪葬嗎?”
季文子家人聽罷,搖著頭答道:“家中實在沒有一件金、玉等貴重物品。”
魯君不解地又問道:“為什麼不購置些來呢?”
季文子的管家聽罷,含著淚說:“國君,我家主人一生節儉,從不多占國家一文錢,還常為國事而解私囊,這樣他實際上沒有積蓄。如若不信,這裏有賬可查。”管家邊說,邊向國君奉上季文子家的賬簿。
魯君邊看,邊感動地點頭,隨行的不少官員親見此事,也大為震撼。此事傳至百姓中,人們都異口同聲地誇讚季文子品德高尚。季文子節儉的美名越傳越遠。
季文子一生厲行節儉。他並不是沒有條件過更舒適的生活,而是把儉樸精神看作是人應具有的一種道德修養。這在封建社會裏,的確是一種難得的優秀品質。季文子的故事對於今天的人們來說,也有其重大的現實意義。儉樸是一種美德,是一種高尚的情操,但要做到這一點,並不需要什麼驚人之舉,而要像季文子那樣,從日常生活中的點滴做起。我們有的人隨意浪費糧食,衣服舊了些便不願再穿,這樣下去,儉樸談不上不說,恐怕連古人都不如了。
盡力做好一件事,實乃人生之首務。
晏嬰生活儉樸
春秋時代末期,齊國有位有才能的宰相,他的名字叫晏嬰。晏嬰是我國古代一位很出色的政治家,他在當齊國宰相的時候,為齊國的富強,為減輕當時齊國百姓的負擔和痛苦,做過不少好事。由於晏嬰在齊靈公、齊莊公、齊景公三朝時,都在齊國做高官,所以他又被人稱為齊國的“三朝元老”。別看這位“三朝元老”在齊國居官的時間長、地位高、有名望,但他在生活上卻從不追求奢華,日子過得相當節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