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2 / 2)

“好的,我馬上就過去。”放下電話王仲明把桌子上的東西收了一下就打開門去找陳淞生了。

來到總經理辦公室,裏麵除了陳淞生還有趙得誌,劉長春兩人。打了個招呼王仲明在沙發上坐了下來。

“小王,上次你寫的那個方案我和老趙還有小劉都研究過了,覺得很不錯,隻是現在我們的精力人力資源還很有限,不能完案照方案來實施,至於先進行哪一步我們還拿不定主意,所以把你這個找來就是想聽聽你的看法。”陳淞生說道。

“不知道趙老和劉老師的意見是什麼呢?”王仲明想先聽聽別人的想法。

“其實我對先做哪種倒並不是太在意,這幾件事裏比較容易辦的是多開教學班,賺錢多的是搞產品,提高知名度的是搞比賽,而會員製度的改革則是棋樓生存的根本,所以無論是先做哪個我都支持。”趙得誌到真是想得開。

“我的看法是還是辦教學班好把握,咱們的人手也夠,搞產品的風險大了點還是要慎重些,搞比賽如果能找到讚助商那是再好不過了,至於會員製我想最好是先在現有棋迷中做個調查,然後根據具體情況再決定實施方案。”劉長春是比較保守穩重的人。

“小王,他們倆的意見都說了,你說說你的吧。”陳淞生說道。

從剛才的陳述中可以看出劉長春對自已開發產品沒有什麼信心,對會員製的改革也有些看法,而趙得誌則是並不在意,自已在棋勝樓的資曆不深,應該和大家搞好關係,況且搞產品開發不是自已所擅長的,會員製的改革也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做到的,而且改了之後是不是就會更好這也是個問題。

整理了一下思路王仲明開口說道:“我的想法和他們兩位都有相似處,辦班的事情容易辦,也最容易見到效果,所以應該是盡早進行的。其它三件事則相對要難辦一些,不過我認為知名度的提高是現階段最為重要的,因為搞產品需要企業的知名度,招收會員更需要知名度,所以如果第一次比賽搞得成功會對我們今後的工作起到事半功輩的效果。”

“嗯,看來你們都同意辦班和搞比賽同時進行了?”陳淞生向幾人問道。

“是的。”

“那好,辦班的事就由小劉全麵負責吧。比賽嘛找讚助的事就由我和老趙來辦好了,小王,你是年輕人,到時候具體工作就要麻煩你啦。”陳淞生安排道。

“沒問題。”劉長春和王仲明齊聲答道。

“老陳呀,找讚助商沒大問題,不過以什麼名義談呢?你打算搞的是什麼比賽?”趙得誌問道。

“這次比賽的目的是為了體現圍棋在大眾中的影響力和我們棋勝樓組織大型比賽的能力,所以我的想法聯合其它幾家棋樓搞一個北京市級的比賽,以四家棋樓的實力一定可以把聲響搞得驚天動地的,棋院那邊不用擔心,這是在為普及圍棋做工作,他們一定會支持咱們的。讚助方麵我的擔心也不大,隻要咱們計劃做的好找到一個個投資者不會太難。隻是在媒體方麵有點麻煩,如果宣傳不到位達不到預期的效果那別的工作就白做了。上回小王提出了個想法,就是找個大眾明星當作比賽的代言人,可惜我在這些方麵沒什麼關係。”陳淞生說道。

“哈,原來你擔心這個呀?這事好辦。我兒子在魏公村西口有一家飯店,北京電視台的人經常去那裏吃飯,到時候讓他去了解一下,說不定就能找到合適的人選。”趙得誌輕鬆地說道。

“嗬嗬,這麼說就沒什麼難事了。這樣吧,小王你把比賽設想細化一下,過幾天我找機會把幾家棋樓的負責人聚在一起研究這個比賽。找代言人的事老趙你就多費心。”陳淞生作出了新的安排。

“小意思,手到擒來。”趙得誌滿口答應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