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天小說居.dtxsj.采訪手記:
按照流行判斷“剩女級別”的年齡標準,她算“齊天大剩”----她說她是一輛火戰車,正以無法控製的節奏飛速奔向不惑。艾拉書屋.26book.但她“還是有惑”,這個惑目前是她年方22歲的外甥女,正與一“事業有成、財產及社會地位堅固、深沉、成熟”的男人不定期同居。看這些描述,貌似此人是男人中的精品,但加上另外兩條,情況則有些不妙----此人48歲,已婚,孩子已成人。她眼下的任務是全力戳穿此人“嘴上表達離婚願望卻近兩年無實際行動”還“霸占”外甥女的醜陋真麵目,能想的辦法都想了,能說的話都說了,外甥女全無反應,且有越挫越勇誓與此人共進退的架勢。
最後,她決定來一次現身說法,前提是隻有外甥女一個親人知道這個故事的女主人是她。
她的感情經曆在家人看來是一段神秘的空白。父母姐姐們知道的隻是她在海口沒日沒夜地“工作”,最後帶著超出他們想象數目的一筆錢回到大連。剛剛回來時,家人提過要她去找個適合自己的工作,畢竟有在台灣公司任職高級翻譯的經曆,等她確定要做進口服裝品牌代理,並選好中意的店麵,家人都不再說話。隻有她母親問了一句:“孩子,這幾年你掙了多少錢?”她沒說,隻說不用擔心,這些錢足夠應付生意,日後做好了還可以去找貸款。那個安置了她的生活的人,是她的秘密,也是一塊心病。他是她的初戀,她人生中的很多第一次都給了這個人,她的所有的回憶、所有的關於愛情和婚姻的夢想與幻滅、所有的溫暖和傷痛都與這個人和那些年有關,她確定地告訴她自己,再也不會有一件事能讓她像他們最後告別的時候那樣哭。
關心過她的謀生之後,家人開始關心她的婚姻大事。她選了一個全家團聚的時間,在大姐第n次提出為她介紹男朋友時,輕描淡寫地說:“你們都不知道我為什麼不談戀愛,我不能生育呢,在海口偶然查出來的,而且,我並不想結婚,也不喜歡男人……”這些模棱兩可的話讓家人大吃一驚,姐姐們私下裏蘀父母問過她,是不是,她是那個……“有特殊的感情傾向”?她隻說你們別管我了,我這樣就很好。回到大連她先是租了一套老樓房裏的一居室,然後選擇在開發區買了一套不大的公寓,離開市區一個人住。父母希望獨身的她留在市內,她拒絕了,理由是開發區的外資企業多,做生意機會多。
這個家裏真正能和她成為朋友的人是外甥女,她總覺得,這個孩子那麼像當年的她自己,就連走的路都很像,隻是她們遇到的人很不相同。即便不同又如何呢?有很多事情的本質是一樣的,世上的情感故事千回百轉,最終卻回到屈指可數的幾個固定結局。比如她自己,如果沒有今天,會怎樣呢?和那個人在一起,修成正果,又如何呢?還會不會有一個親切的小三來取代她就如同她取代身在台北、生了三個女兒終於生出兒子的女人?假定沒有,如果自己生不出兒子會怎樣呢?……這些假設都可能會衍生出被當事人誤以為是千古絕唱的戲碼,但實際上無非就是結婚生子、不婚不生育、半路上勞燕分飛或者終於耐心等到白頭偕老,還有別的什麼嗎?她甚至在紙上羅列過,覺得實在沒有更多了。於是她更想“拚盡老命”告訴外甥女,在你如花似玉的年齡,找個合適的人嫁了吧,哪怕這並非最後的最後。
她喜歡蘇格蘭散文家卡萊爾的一句話:“未哭過長夜的人,不足以語人生。”她明白那些哭過的長夜是如今她心裏最柔軟深邃的珍藏,是長進了肉裏的一柄斷刀的尖,動一動也會疼,那是她的財富,是歲月給她的靈魂添加的分量,她因此覺得自己是個有資格“語人生”的女人。但她同時也知道,她之所以會有今天,也全是拜這個人、這段經曆所賜,如果當年她好好地跟隨一個把她當寶貝到處顯擺的男生成家過小日子,也許會是另一種光景,心不會這樣疼。送走一個人、告別一段關係對於一個決心已定的人來說都不會是太難的事,難的是清除這個人、這段關係留下的影響,走出過去是多麼好說的一句話,做起來又是多麼難。因此她還是不希望外甥女經曆這一切,特別是了解了那個人的為人之後,而那樣的人其實大多數,隻是很多親切的小三還未看清。
口述實錄:她的故事
外甥女竟是小三
我以前覺得我肯定會帶著這件事走,到死不會有第三個人知道,除了我們兩個當事人。
現在沒人說“第三者”這個詞了,我外甥女跟我說,小姨,你還用這樣的詞,太土,現在這種人都被親切地稱為小三,就像家裏的一口人。我說現在的人是不是越來越無恥了?她說不是,這隻能說明現在的人更文明,不像你們這些保守的老家夥那樣不寬容,現代生活是多元的,自由度很大,隻要不危害別人,想幹什麼就幹什麼,誰也管不著。我說那當小三不危害別人的家庭嗎?人家原配沒招惹你。她說,婚姻有競爭知道不知道?別看你坐在原配的位置上,不努力就會被淘汰出局,小三上位就是這個意思,升職了,你out了,隻能給人家騰地方……
產生這樣的爭論時,我還以為是觀念的不同,後來才明白,她自己就是那個親切的小三。
很多事都是這樣,如果不發生在自己或者家人身上,就是說說而已,不會動真氣,也不會真較勁。我知道了她的處境之後,才真上火。
外甥女是我大姐的孩子,我家姊妹4個,沒男孩。我最小。老家是大連的,我在大連上大學,學英語。大連很時尚,學外語的女孩更時髦,我學習成績好,長得還好,家裏姐姐們都給錢,我的衣服多,今天穿這個明天穿那個,總換,引人注目。追我的男生不少,有本地的也有外地的,還有留學生。那時候時興跳舞,周末男生來邀請,女生老早化妝好換上長裙子等著。跳舞要穿大擺裙,轉起來好看。邀請我的人最多,不稀罕,挑挑揀揀,經常不去。
我在一個明星的訪談裏看過一句話,好像是拍過三級片的明星,忘了叫什麼。她說一點也不後悔年輕時幹的事,青春就是用來揮霍的,不然老了蒼白得連回憶都沒有。我覺得她說的還真有些道理,缺點就是太絕對。這些不適用於每個女孩。比如她吧,她揮霍青春,荒唐夠了,還有運氣出名,大紅大紫,所以站著說話不腰疼,一般的女孩,沒有那麼好的底子和運氣,荒唐完徹底完了,用後來的時間為這些荒唐買單,不值得。所以說揮霍也不是誰都能揮霍得起的。我算過來人,這是我的經驗。總想把我的經驗傳授給外甥女,但她根本不聽。小一輩可能都這樣,不栽跟頭想不起大人說的話,我以前也一樣。
我上大學認識了一個人,台灣來的,生意人,做的是家族生意,有老婆有女兒,比我大16歲。我已經不會回憶那時怎麼喜歡上他,反正肯定不是為錢。後來他給我錢,養活我好幾年,但我保證一開始絕對不是為錢。我現在已經不好意思說愛情這兩個字了,說不出口,年紀越大越覺得這是非常不好說的一個詞,說出來別扭,聽著不像真的。現在我外甥女跟我說,她愛那個男的,我說你別跟我說愛這個字,千萬別說愛情這個詞,這些東西太深太高級了,我聽不明白,我就關心你接下來怎麼辦,他能給你一個什麼結果。她說結果不重要,重要的是過程,我們享受的是過程。我說這是胡說八道,一個女人,青春就那麼幾年,好時光就那麼幾年,美貌就那麼幾年,這些都沒了,過程也就沒了,那時候你的結果是什麼?我不信誰能餓著肚子享受過程一輩子,就那麼點兒過程,不夠使。她說我是老處女,沒經曆過愛情,所以死抱著現實。愛情是不現實的,愛情是要發昏發暈忘我知道不知道?她說我可憐。我心說,咱倆有一個可憐的,都看見是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