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愛是什麼?到了我這個歲數和這種處境,真愛是少女時代看外國小說看多了發的白日夢,現在心裏對真愛的憧憬,就是當年那些夢的影子,一瓢現實的冷水潑上去,當場就碎。
相親就像談生意
沒經曆過征婚、相親、見對象這種事的大齡男女,很難想象那個過程是什麼樣的。電視劇演出來的大部分是胡說八道,根本沒那麼浪漫,完全沒有戲劇性,和談生意沒什麼區別。
舀熟人介紹這種方式的舉例子。開始,介紹人覺得這兩人學曆、收入、長相還有點能匹配的地方,就兩邊串聯。把情況介紹給對方,內容比應聘簡曆豐富。一般找工作不用寫上你爸你媽都是幹什麼的多大歲數有沒有退休費和自己的住房是不是植物人有沒有非要人伺候的病,也不用寫上你有沒有房子多少平米是不是分期付款每個月還款多少,不用說明你是不是獨生子女是不是你爸媽遺產的唯一繼承人……找工作不用說這些,找對象則要把這些全說清楚。可見介紹對象這個項目更難做更需要把工作做到深入細致……哈哈!兩個人真正見麵之前,每個人心裏都有這麼一本帳了,覺得賬目比較幹淨,合作起來雙贏的可能性比較大,下一步才是見麵,如果從賬麵上看是個虧損賬戶,評估一下是沒有發展空間的低價股或者平庸股,就不用浪費時間去見麵----這種人不認識也不吃什麼虧。
我覺得人是一種適應能力很強的動物,以前不接受的很多東西,伴隨著生活的打磨,慢慢都能接受,即便不接受,也能視而不見。小時候我爸媽的同事之間有給年輕人介紹對象的,我都嗤之以鼻。被別人牽來認識的兩個人,從一開始就尷尬,能產生美好的愛情嗎?最後還能結婚?太奇怪了!但是,等我自己開始被別人牽著去和一個被牽來的男人認識的時候,我覺得也不奇怪。介紹人說,你們走走吧,我就不陪你們了。我也能釋然,不覺得不好意思。
我在讀研期間沒談戀愛,也不全是因為忙,主要是那時候我爸爸生病住院,進進出出連續17個月,我畢業了,他走了。那兩年多我的全部時間分成兩半,一半在學習,一半在跑醫院,有時候我就在我爸的病床邊上看書。在我爸離開之前,我媽屬於非常幸福的女人,大半生都很順利,和我爸是青梅竹馬,嫁給我爸之前在家靠我姥爺我舅舅,結婚之後我爸是她的靠山,他倆在一個單位工作,我媽先退休,我爸走的時候還沒退休。所以我媽基本上沒為生活操過什麼心,她經常說“你快來看看這可怎麼辦呀”,話沒說完我爸就過來了……我爸一下不在了,對我媽來說,簡直就是天塌下來了。我爸生病住院,很多瑣碎的事情,她根本不會處理,她坐在病床邊上,說“你快看看這可怎麼辦呀”,說不完就先哭了。所以大約從那時候起,我就在家裏充當了她的靠山,所有的事,都是我去操持我去跑腿我去聯絡,最後,送我爸走,我兩個舅舅幫著我,我媽根本站不起來,要人架著跟我爸告別。我就是通過這件事成長的,我爸的事情全處理完,入土為安,我才想起來,我都沒來得及像樣地哭一回。包括我去十三陵給他看墓地,看好了交了錢,回來告訴我媽,買好了,雙穴的,讓他在那兒等你……我說這些話都是平靜的,就像後來在工作中對業務員說,去看看,要是沒有達到咱們的報價,果斷地撤出來,讓他們回頭來找……父親去世,讓我變得冷酷了。
我爸去世也改變了我媽,她徹底成了一個沉悶的人,沒有生氣,幹什麼都不帶勁,原來退休以後很喜歡出門也愛打扮,現在變得很宅,對自己的形象也不像原來那麼關注。我家兩套房子,一套是他們單位分的三居室,一套是我爸怕錢舀在手裏越來越不值錢買的小戶型。本來我住小的,他們住大的,我爸媽還比較開明,我讀研就讓我分出去住了,說我在天津一個人習慣了,怕我和他們一起住別扭。我爸不在了,剩下我和我媽,她老那麼沉默,不看電視就坐著發愣,在家也總是丟三落四神不守舍,我就搬回來陪她了。這又是一陣折騰,最後把那套小房子出租了。我白天上班,晚上和節假日都是陪著我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