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走在崎嶇的山路上,很是費力,但是路邊的屍骨卻是少了很多,隻有偶爾才能看到一個。
他們能采到的野菜和樹皮,也變的多了起來。
這讓七個大漢感覺跟著楊通他們的決定是對的。
楊通則帶著十三個小屁孩,一路上邊扒樹皮邊吃。
讓他們從無精打采中,燃了起來。
行進速度也並不比以前慢多少。
楊通嘴裏塞著樹皮,看向這群小屁孩,問道:
“劉五,劉六你們家是為啥逃荒的?”
兩個小屁孩爭搶著回答道:“地裏的莊家被劉老爺收了,官老爺讓交稅,我們家糧都斷了,哪裏有糧。俺爹就把房子賣了,帶著我們跑路了。”
楊通又指向一個十多歲的:“你呢王大?”
王大嘴裏嚼著樹皮,邊吃邊說:“地裏沒收成,官老爺,就把俺家地和房子,收走抵稅了。”
其他人也多是遭了災,養活不了一家子。
這世道,不是土裏產的養活不了自己,而是種地產出後交給老爺和官爺後,再也養活不了自己,反而不如不種。
尤其是遭災後。
我們農民朋友頭上有三座山,一個是地主,一個是封建壓迫……
封建社會的生產關係,就是用來專門剝削農民的。就像資本主義製度,主要作用也是用來剝削工人的。
封建社會,吃不飽的永遠是農民,資本主義社會吃不飽的永遠是工人。
社會製度是一種利益輸送關係。
資本主義發展到後來,產生了改良資本主義,用社會福利來緩解階級矛盾。
現在的大月朝,最需要的是改良階級矛盾,那麼耕者有其田就是主要手段。
這也是李大成後來能迅速壯大的根本原因,平分土地,不交皇糧。
可惜滿朝文武,都是地主的代言人。
這時前麵傳來呼和聲。
楊通見狀也立刻呼喊起來,把十三個小屁孩叫了過來。
各個都是一隻手拿一個簡易木矛,一隻手裏握著斤吧重的石頭。
“歸隊,速度歸隊。”
“賓果,趕緊給我把樹皮扔了歸隊,再不過來,打爛你的屁股。扔到山溝裏喂狼。”
對於這個拖遝蛋,楊通連踢帶打,總算把樹皮丟了,舉著矛站進了隊伍裏。
婦女也已經提著木矛衝了上去,楊通帶著童子軍,緊隨其後。
前麵楊通設計的兜繩(又叫投石索)發揮了奇效,甩飛出去的石頭,砸的十幾個人頭破血流。
對麵有兩個弓手,受兜繩影響,不敢近前。
遠距離射,沒有準頭,躲起來倒也輕鬆(古代民間用弓有效射程並不高一般五十米到一百米,精良的軍用弓箭有效殺傷力才能達到二百米以上。投石索作用半徑在一百米以上。)。
又混戰了一刻鍾,對麵有三個提著柴刀的漢子,摸到了近前。
弓手箭隻消耗完畢,隻是在遠處張望。
“男人衝過去,殺了他們,衝過去。女人側翼保護。”
楊通大喊著。
攻擊能給人帶來勇氣,防守則消磨人的精氣神,一旦被人摸了上來,有鐵器的人反倒會占了優勢。
隊伍聞言,迅速衝了過去。
這幾天梁靜怡帶著他們演練了很多遍。
倒也不算太亂,很有氣勢。
匪徒,被突然的衝擊打蒙了,明顯混亂起來。
一個亂七八糟,一個有組織,齊心合力,很快匪徒便被被捅死。
隻有最後的弓手跑掉了。
“搜屍,搜屍,快點。”
梁靜怡大喊著。
“把武器,能吃的,值錢的收起來,快點,五十個呼吸。”
楊通也組織著童子軍,往前跑去。
跑掉了兩個人,也不知道劫匪還有多少。
還是快點離開這個是非之地的好。
“賓利,你脫他衣服幹什麼,走走走,衣服不要,快跑。”
五十個呼吸過後,梁靜怡在後麵踢著男人的屁股,趕羊群一樣的趕著。
他們也是被打出條件反射了,自從楊通教了梁靜怡技擊和摔跤鎖拿術後。
梁靜怡就經常找他們陪練,被收拾的服服帖帖的。
而童子軍,也被楊通收拾的服服帖帖的。
一拳揍得你渾身抽搐,挨兩次,就再也沒有人敢挑戰你。
這就是信息帶來的優勢,楊通上一世,因為身高隻有一米七,所以對製敵手段很有研究。
而大月朝末的農民,對這種手段,聞所未聞,驚若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