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稱帝建立明朝之後,朱元璋又把這一軍製推廣到全國各個地方,按照全國郡縣劃分軍區,大致類似於今天的北京、沈陽、濟南等各大軍區。5600人以上的軍區稱為“衛”、1200人以上的稱為“千戶所”,120人以上的稱為“百戶所”——也就是我們熟知的明朝軍隊的衛所製度。
回到中央,明朝軍隊最高指揮機構是大都督府,由最高長官大都督總領天下諸軍事,這天下諸軍事不光是對外征戰,還包括皇帝身邊的護衛親軍——拱衛司。
明初,皇宮的守衛任務由拱衛司擔當,雖然親近皇帝,但實際官職卻很低,長官隻有正七品而已。拱衛司的人選也都是由大都督府選派,整天在皇帝身邊晃來晃去的人,自然要求很高,身高、樣貌、體能、頭腦一點都不能少。但朱元璋對於這樣的拱衛司並不滿意,一來拱衛司原本屬於中書省管——可見明初中書省管轄之寬,後來轉到大都督府下邊,隻不過轉來轉去總不是在自己手裏;二來正七品的官職相對於皇帝親軍的名號來說,也實在太寒酸了些。
於是洪武三年大封功臣的同時,朱元璋也對拱衛司進行了改製——他把拱衛司從大都督府的管轄下獨立出來,改組成為親軍都尉府,大致相當於今天的首都警備區吧,指揮使品秩正三品——不但規格提高了不少,人數上也增加了不少——下轄左、右、中、前、後五軍,統稱為“侍衛親軍”,專門負責皇城的守衛工作。當然也就成立了儀鸞司,這麼一個麵子與給麵子的工程。
洪武十五年四月,錦衣衛隨之成立。掌侍衛、緝捕、刑獄之事。
檢校們掌握的則是“緝捕、刑獄”這兩塊。錦衣衛還設有經曆司,掌管文書出入;鎮撫司,“掌本衛刑名,兼理軍匠。”這個鎮撫司,就相當於現在的軍事法庭。
名義上錦衣衛應該隻管“本衛”的刑名,其他軍隊係統的隻是兼理而已,更談不上外廷的刑獄之事了。但在錦衣衛的曆史中,“本衛”兩個字從一開始就被扔在文件紙麵上,朱元璋建立錦衣衛,要對付的正是外廷。
對於錦衣衛,朱雄英也不知自己是有好感還是有壞感,說到底他不過就是一個皇帝手下的打手罷了,沒了皇帝的支持,他什麼也不是,也算是一群可悲的人吧。利用得好他就像是美國的中央情報局,用的壞就是一個大毒瘤,留之有害毀之有痛。
說到底,朱雄英倒也不排斥錦衣衛,皇家走狗罷了,不過對於東西廠衛,朱雄英可就沒什麼好感了,整一個太監專權的工具,皇權旁落,也不知是哪個不孝的朱家子孫搞出來的。不過還好現在還沒有這事。
你終於長大了啊,不再像以前那樣隻顧讀書,滿腦子子乎者也,你也懂得探聽消息了,真的為父不知這樣對你是好還是壞,不過這樣我也就放心了點,皇宮之中永遠不是表麵那麼平靜的。
你以為這次帶你出去隻是皇爺爺想讓你鍛煉鍛煉嗎,嗬嗬,可笑,你皇爺爺還真的以為我不知道,這是為了你的安全著想啊,身在東宮一日,你就不會有安全可言。還是遠離那是非之地的好,可是躲得了一時躲不過一世啊。朱標痛苦的望著遠處即將消失的太子東宮。希望你好自為之吧。
起點中文網www.qidian.com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