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海界內,有一山名為燕山,此山海拔高達二百三十三丈,位於三大皇朝其一的大明朝鏡內。
具體位置是大明京城東南方約一百二十公裏處。那燕山山中樹木蔥鬱,秀氣充盈,且有一險關名為“索命”。索命關山壁直立,中間僅容於二人上下間穿行。且兩邊鐵鏈垂直下垂,狀如刀刻鋸截。坡度尤為陡峭。從上到下共有二百四十多個台階,皆不滿足寬。登時上視,一線天開,心驚目眩,若在此設一軍把手,可謂易守難攻。後山處又有洛水途經,山中之人借此可得以開辟出良田萬畝,以達到自給自足的需求,因此這裏在大明朝創立之初就被劃分給了一個特殊的組織,錦衣衛!
錦衣衛自被劃分到燕山,已有三百多年曆史。期間燕山內、外一直嚴禁外人隨意出入,外山處常年有十萬大軍所駐守,而內山更不用說又有高手無數,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套套新的體係接然而出。這裏儼然已經轉換成了一個國中之國,如若市井之人有人問起大明朝境內哪個地方最為神秘傳奇,毫無疑問大家都會用手,指向這個地方。
九月,豔陽天,此時燕山山角,一片連綿不絕的軍旅營帳處,數萬將士正頂著炎炎烈日,在那完成著一次又一次索然無味的日常操練,就在這時營外方向數十米處,有二人跨馬踏塵行來,負責警戒的一隊守衛見此當即紛紛抽出兵刃聚攏在了一起,嚴備著望向那即將離近的二騎,眼見二騎離近後,一衛官從隊中踏出,高聲喝道“站住!來者何人,膽敢靠近燕山重地!”
“我乃,錦衣衛百戶王東!”馬上的王東一把將馬勒停後高聲回應道,並順勢從腰間摘下一塊銅色刻虎腰牌丟向那名衛官,那衛官隨即接住後仔細辨認了一番,便讓人將腰牌還回,並扭頭向身後那些守衛揮手道“退讓”。(腰牌分為鐵、銅、銀、金四大等級,每級上又分鷹、虎、象、龍四段。)
王東彎腰從那衛士手中接過他遞來的腰牌,在馬上從新掛好之後,示意了一下身旁的那名胖胖的男子,便用腳輕磕馬肚朝著這山中駛去,快馬加鞭中,所過之處隻留下一陣滾滾煙塵。約過了半個時辰左右,王東和那名胖胖的男子來到了燕山山腰處,下馬後隨手將馬匹丟給了山腰的駐軍,便帶著男子開始朝山上走去,走出數十步,這山上的小路中央就出現了一處營寨,這營寨建立在兩山之間,且有上百名身著飛魚服,手持繡春刀,係著黑色披風,背後印有金色雄鷹的錦衣衛高手持器把手。上方另有數百人,拿著加強弓弩隨時戒備,儼然一幅鐵壁銅牆的架勢。
這些人顯然是認識王東的,見到王東的時候紛紛點首行禮,並沒有向王東索要腰牌查點,也沒有說什麼多餘的廢話,直接就給放了行。穿過營寨之後,又是一條蜿蜒崎嶇的小路,而王東身後那名胖胖的男子路上也不見他有何言語,僅是低著頭緊緊的跟隨著王東緩步而行,也不知是緊張還是什麼…
二人走在小路之上,不時可見成隊成隊的錦衣衛行走其間,巡視兩旁。除此之外那叢林之中也不時閃過一個又一個的人頭,當然這顯然不是在鬧鬼,而是一些個錦衣衛的高手隱於其中。如有誰不長眼想要躲入叢林之中,妄圖逃避山道中的尋查,那麼他定然會後悔莫及,因為在叢林中的高手但凡發現這類人,便會立即用手中的刀所擊殺,莫要懷疑,他們的確有這特權。話說曾有個倒黴的大臣來燕山中城辦事,在回途中忽感內急,見叢中有樹便入,就在那大臣剛欲解之時…“唰”突然一刀光落下由此身首分居,成為一代悲劇。盡管那大臣的眾多好友紛紛上折子,要求嚴懲那名錦衣衛,但一直未被國君所批準,最後此事變的不了了之,江湖與朝野由此興起一段話“燕山燕城小樹叢,入山入城莫入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