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做法則:
如何在細節中體現良好的作風,以良好的作風推動執行、保證質量呢?可以從這些方麵來考慮:
1.實
就是執行一定要求真務實、務求實效。好作風是實幹出來的。講空話侃侃而談,幹實事則能拖就拖,沒成效、沒變化,這是不務實的典型表現。執行一定到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不弄虛作假,不搞形式主義,不做表麵文章,有這樣紮實務實的工作作風,才能有實實在在的工作業績。
2.深
心浮氣躁,浮在麵上,粗枝大葉,深不下去,是員工的大敵。以具體求深入,以深入求實效,沉下心來,才能落到實處。
3.勤
從細微處入手,多動腦、多動嘴、多動手。在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同時,積極向同事請教,加強與領導聯係和溝通,多請示、多彙報,讓執行質量得到控製。
4.嚴
不以規矩不成方圓,沒有章法不出效率。不講紀律,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一盤散沙,自然就談不到好作風。一個優秀的員工一定要在執行中的嚴格把握住小節,遵從公司的規章製度。
追求“零缺陷”,不做“差不多先生”
麵對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環境,企業必須樹立顧客利益至上的觀念,完全滿足客戶的需求和期望,這就要求任何公司的產品質量都不允許出現半點瑕疵,對產品的品質追求“零缺陷”。因為“差不多就好”、對產品質量進行妥協,都可能對顧客造成100%的損失,而這會對公司信譽造成巨大的損失。
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線,而這根生命線就握在我們每個員工手中,質量無小錯,客戶無小事。每一個員工都是企業的一分子,真正認同企業、服從指令、照做戰略的員工,才能真正把產品的質量放在重要位置,他們明白,工作中小疏忽,到了客戶那裏就會變成大問題和大麻煩,為企業帶來無法挽回的損失。也因此,他們不做“差不多先生”,而是到位執行,追求“零缺陷”,嚴把質量關,發揮自己的才幹。
徐群不事張揚,但對於建築事業的熱愛與執著,是發自肺腑、與生俱來的。他沒有豪言壯語,更沒有驚人之舉,而是數十年如一日在工作中無私忘我地奉獻著,體現在對每一項工程每一個細節精益求精上。
在徐群的車上,有幾樣物品是常備的:安全帽、卷尺、手電筒。這是為了無論白天還是黑夜,他都能隨時進入工地。
在建設大廈工程期間,為了保證工程質量,確保“零缺陷”,在800多天時間裏,徐群沒有節假日,沒有休息天,天天都在工地上。澆地下室混凝土時是在寒冬的一個晚上。那天下午7時徐群才下班回家,晚飯後他怎麼也不放心,隨即披著外套匆匆趕到工地。戴上安全帽,借著手電筒微弱的光,徐群手腳並用爬上了腳手架。第二天清晨,徐群臉也沒洗,又趕到工地查看。施工單位的負責人不止一次地感慨:“徐群,你比我們施工單位都認真。我們認真施工是因為有利益關係,你圖啥呢?”對此,徐群笑而不答,其實他對工作的這份認真已經滲透到骨子裏了。
徐群的主要工作內容就是對參與項目建設的設計、施工、監理等各單位進行協調,統籌管理整個工程。在這過程中,一不留神,就要返工,返工就會增加投資,給政府帶來損失。在大型建築項目中,返工是正常的現象。然而,對工作認真的徐群從不這麼想。用最省的投資來做好項目,一次就做好,追求“零缺陷”,這一直是他的追求。
追求“零缺陷”表達的是一種決不向任何不符合最高要求的做法妥協的決心。它要求人們努力工作,認同自己的工作,把工作當作自己的事情來做,達到“零缺陷”的境界。為了實現“零缺陷”,組織或個人必須符合顧客要求,預防缺陷產生,保證交付一次性合格。
我們要建立一種“不害怕任何錯誤、不接受任何錯誤、不放過任何錯誤”的“零缺陷”心態,自動自發地找差距、挖隱患、挑毛病、揭問題、查原因、找根源,層層把關、步步提高,把問題一次性地解決在企業內部,不給客戶製造任何麻煩、不留任何隱患,高起點才會有高成果、高效率和高效益。
照做法則:
優秀的照做型員工在工作中應該在認同的基礎上嚴格要求自己,能做到最好,就不能允許自己隻做到次好;能完成百分之百,就不能隻完成百分之九十九。
“零缺陷”應該成為全體員工的信念。每一個人在每一個生產細節都精心操作,秉持“高標準、精細化、零缺陷”的管理理念,最終為企業、為自己贏得良好的口碑。
在生產過程中,實現產品質量零缺陷,必須堅持“三不”原則,即“不製造不良品、不流出不良品、不接受不良品”。這是對待不良品的基本原則,也是首先必須保證的原則。
1.不製造不良品——這是每個現場生產人員首先必須保證的,隻有不生產不良品,才能使得不流出和不接受不良品變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