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工業部回來,孟響又去各個現場轉了一圈,直到晚上九點,忙碌了一天的孟響才回到家中。
他和梁媛已經搬到了正道市這邊的居住區,平時晚上就在這裏休息。
條件有限,所以這邊的宿舍建造的都很小,遠遠不如第一區黃星人留下來的房子好。
所幸梁媛是個勤快的姑娘,她將這邊的家裏收拾的非常幹淨整潔,而且又種上了好幾盆番茄,顯得家裏非常的溫馨。
當然他們在第一區那邊的房子也保留著,有空了或者有事回到第一區了,也還有個落腳的地方。
很多像他們這樣,夫妻兩個都已經確定在正道市工作的人,都搬到了這裏生活。
夫妻兩個隻有一個在這裏工作的人,晚上則有班車拉他們回第一區。
所有人就這樣忙碌著,時間在不知不覺中慢慢過去。
終於某一天,民政部那邊傳來了好消息,第一批,一共50個“人造子宮”已經建造完成,整個係統可以投入試運行了。
這顯然是又一個值得紀念的時刻,孟響馬上打電話,跟周振東彙報了一下,然後又找來了蘇曉琳這個業餘記者,準備舉行一個小小的啟動儀式。
“這是一個意義非凡的時刻,從此以後,我們即將邁入一個嶄新的、前所未有的時代!”
啟動儀式上,周振東站在台上慷慨激昂。
“在這個時代,我們將做到真正的人人平等,老有所養,幼有所依!實現真正的共產主義社會!”
周振東振奮人心的講話,通過電視,向所有人展示了他們這個新時代的偉大變化,也引起人們對美好未來的期待和展望。
周振東講話過後,梁媛她們將第一批50個經過質量檢測合格的受精卵,種植到一個個人造子宮中,這個係統就算是開始運行了。
這50個受精卵,是從誌願者捐出的精子和卵子中,挑選出來的。
再經過人工受精培養後,經過數次基因檢測篩選,確定每一個都是健康沒有遺傳病的。
這些檢測篩選受精卵的程序,都已經寫到“人造子宮”製度的法律當中,以後的每一步都有嚴格的法律規定。
整個係統按照這些法律條文規定進行,確保每一個出生的嬰兒都是健康的,杜絕帶有天生疾病的嬰兒誕生。
“十個月後,我們就有第一批新生兒了,後續的撫養還有什麼問題沒有?”周振東一邊參觀著整個係統,一邊向雷珺問道。
“胎兒的營養液,早都備足了,新生兒的奶粉,農業部那邊也已經開始生產了,這些都不用擔心。”
雷珺想了想,又說道:“隻有一樣,就是撫養嬰兒的機器人,到現在還沒有確定成型,這個需要你們領導抓緊時間給確定下來了。”
新生兒都將由他們民政部的女同事來接生,之後會由擬態仿真的撫養機器人來輔助她們,共同撫養新生兒一個月。
然後,逐步的,所有新生兒都將交由這些撫養機器人來撫養,人們隻負責監督。
也就是說,新生兒從出生到上學,基本上就都是由這種撫養機器人來照顧,所以這些撫養機器人就非常的重要了。
在孟響的設想裏,這些撫養機器人都要有擬人化的外表,腦袋、軀幹、四肢,都得和真人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