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尋找發病前後是否有壓抑情緒,如果有,就必須宣泄出來。可以找沒人的空曠場地,大喊一通,排解壓抑。也可以找朋友聊天,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來轉移注意力,多看一些積極向上的人生哲理書,不受醫藥廣告的暗示,隻要把注意力轉向外部,忘我地投入生活、工作,那麼就不再關注自己的感覺了,疑病心理也會自動消除。
第三,以積極的方法應對疑病的不良體驗。如認為自己有心髒病,經過檢查並沒有發現有心髒病,醫生也下了沒有心髒病的結論。為了驗證自己沒有心髒病,並且消除這種疑病心理,可製定循序漸進的鍛煉計劃。如從短跑開始,心髒如果在開始時不適就停下來慢走,並做深呼吸放鬆心情,以後慢慢增加距離,天天堅持,最後堅持一次跑1500米都沒有問題的話,那就足以證明心髒非常健康,疑病心理也就會自動消除。
最後,如果疑病心理已經發展到對所懷疑的疾病堅信不移,即使多次檢查沒病,也不會相信,就可能是疑病妄想了。—老人得知老朋友死於肝癌以後,便懷疑自己也患了肝癌。並到各大醫院反複檢查,結果都證明他根本沒有肝癌。但他始終不相信,連肝癌專家的話也聽不進去。認為醫生在騙他,安慰他。後來,他懷疑自己已經病入膏肓,隻有等死了。對於這種有疑病妄想的人,必須盡早尋求心理學家的幫助,否則病情會日益加重,難以治愈。
五、調適心境,告別神經衰弱
通過調適心境,預防和治療神經衰弱。
神經衰弱是由於高級神經係統長期持續過度緊張,引起大腦功能輕度紊亂的心理障礙。它的發病常常是多種因素相互影響的結果。凡是能夠引起持續緊張情緒和長期內心衝突的因素,如工作過度緊張、人際關係不協調、家庭不和、親人亡故、長期思想矛盾等,都可以誘發神經衰弱。此外,它還與個性心理特征有關。神經衰弱患者往往具有內向、自卑、敏感、多疑、缺乏自信、好強、急躁、自製力弱等特征。
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如何通過調適心境,預防和治療神經衰弱。
如果能避免或減少不良心理社會因素對人的影響,或提高對外來有害因素的適應能力,就可以減少或避免神經衰弱的發生。因此,神經衰弱的預防措施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1.改善心理素質。神經衰弱的發生與個性心理特征密切相關,而個性不是固定不變的,它具有可塑性,經過後天的教育和鍛煉,可以改變。為了預防神經衰弱的發生,可以先對不良個性進行改造。在現實生活中,培養生活能力、勇敢和自信,使個性朝著健康方向發展,變孤僻為合群,變多疑為開朗,變膽怯為勇敢,由對生活缺乏信心變成充滿信心等。
2.培養良好興趣。良好的興趣,不僅能增強大腦功能,提高工作效率,而且還可預防神經衰弱的發生。如果對所從事的任何活動懷有濃厚的興趣,就可以做得又快又好,不感到疲勞;相反,如果缺乏興趣,就很容易出現疲勞,如果勉強自己就會造成大腦功能紊亂,長此以往,就可能發生神經衰弱。
3.注意睡眠衛生,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保證睡眠時間、質量,充足的睡眠能夠解除疲勞,使人精力充沛。要按時睡覺,如果睡眠時間經常沒有規律,必然會影響覺醒和睡眠的節律性,從而影響心身健康。
4.加強體育鍛煉、注意勞逸結合。體育鍛煉帶來的良好生理狀態能夠有效促進心理健康。大腦是最容易出現疲勞的組織。疲勞可以防止過度興奮引起神經細胞功能衰竭。大腦疲勞後,如果用不斷刺激來迫使它工作,不注意勞逸結合,不僅工作效率大減,而且有可能造成腦功能的紊亂,導致神經衰弱的發生。所以,中老年人連續進行緊張的智力活動的時間不宜過長。
對神經衰弱的治療,主要是心理調適。首先端正對它的認識,不過分緊張和焦慮,了解致病原因、發病機理以及治療的知識,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通過多樣化活動調節大腦功能,對於神經衰弱比較有效。
一位高中數學老師由於經常進行單一而過度的數學思維活動,導致了神經衰弱,主要症狀就是失眠。在醫生的指導下,采用了多樣化活動的方法治療,即每天從事多種活動,如做家務、到菜地勞動、澆灌花草、修剪盆景,修理小物件,指導孩子學習,探親訪友等等,每種活動的時間都不長,但一個接一個,很緊湊。一段時間後,睡眠改善,上床後很快就能入睡。
按照他的體驗,如果每天隻從事單一的活動,盡管很疲勞,也難以入眠。多樣化活動之所以能夠有效治療神經衰弱,是因為在多樣化活動的情況下,大腦廣泛區域神經細胞交替活動,到了夜間,大腦中經過白天興奮性活動的許多神經中樞都發生了負誘導作用,並迅速形成彌漫性抑製。這樣,“徹夜難眠”就變成“長夜好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