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嵐聽見召喚,知道也是無法推托的事情,索性站起身來實施然的來到了主亭上麵。見這個主亭裏麵,人也是不少,整整五張矮幾,而且都是超大的那種,後麵能坐下兩三個人還富餘。而其中的人看上去可不是外麵那些文士模樣,歲數大多都是中年,有些更是年長。蘇嵐知道,這裏大概都是官場上的人物。
見蘇嵐進來,郡守從作為上站了起來,過來拉著蘇嵐的手,故作神秘的對其中的人問:“大家科知道這位少年是那位大儒的弟子麼”?眾人早已經伸長了脖子等著看究竟是何等人物,竟然讓一郡之郡守如此看重,結果等來的卻是一個小孩子,雖然行止得當,大有老成的意味,但是那張茸毛未退的娃娃臉怎麼都清楚的現形。這時郡守一問,大家才算明白,原來這少年身後,感情還藏著一位著名的師父,不過,憑看和猜可是得不出結論,知道是郡守故意賣的關子,也都符合著猜了起來。於是乎,大乾王朝的諸位打入都猜了個遍,卻未見郡守點頭。隻好向郡守請教。
郡守自得的哈哈一笑,對大家說:“不知諸君可曾聽說過顏翁的大名”?有人當即湊趣:“那位顏翁”?
“這世上還有哪個顏翁,當然是顏道回,顏老先生啊”!
聽郡守這麼一說,當下有知情人吸了一口冷氣說道:“可是那百辯經史,無一敵手的顏翁,那可是當今天子想為皇太弟欲求而不得的師父啊,沒想到這位小公子竟然有此際遇,能得一代宗師的教導,而且是皇上都要禮敬又求師不得的宗師,此生可算萬幸啊”。
其餘諸人,哪個不是博學廣聞之士,雖則沒有親眼見過這位文壇的大宗匠,但是那聲震天下的文名可是如雷貫耳了,當下臉上便多了三分敬意。之後坐下來,稍一交談更是忍不住讚歎,真是名師出高徒啊,看人家這孩子,怎麼學的?非但通經史,而且即便是各宗學的見解也是很有見地。論述起來頭頭是道不說,更難得的是那份新意。雖然有些觀點匪夷所思,但細想起來,那獨特的視角,中肯的評價,怎麼就能從一稚齡少年的腦袋裏麵掏出來呢。
這樣一來,整個主亭之內的高級參與者的目光俱都落在了蘇嵐的身上。有些固然是欣賞蘇嵐的文采功夫,但是大多的人也是見郡守如此重視蘇嵐,而隨聲附和罷了。蘇嵐雖則是受盡了這幫人的追捧,但是心下卻是相當的明白,故而表現的愈加謙遜有禮。
在主亭一番表現,讓這個愛才的米郡守愈加看重蘇嵐的才學,其實今天叫蘇嵐來,未必就沒有考校的意思在內,幸而蘇嵐表現的可圈可點可謂優異,讓郡守在那天在周府的好感傷更上一層樓。
不多時,郡守看看下麵的諸人俱已入座,遂拉了蘇嵐的手,邁步踱下主亭,來到了中央的高台上麵。見郡守出來,當下四周霎時肅靜,所有的人都關注著郡守,看看郡守大人招呼這麼一個少年究竟是什麼意思。看那架勢,難道竟然是讓這少年登台與眾文士論道不成?要知道,自從郡守主持召開文會以來,雖然大家都知道哪個高台就是一個顯名的最佳位置,但是麵對眾多的學士才俊,誰也不敢登台與眾家論道但勇氣。難道這位少年郎竟敢立於高台之上,論經辯史麼?全場肅然。
“蘇嵐,今天也是老夫一時興起,事先也未曾與你商議,你可敢與在座的眾位賢達論道辯經”?蘇嵐聞言,心中暗自把這郡守的祖上數輩中的女性通通的問候了一遍。心說你即便是想害我也沒必要害的這麼利落與狠毒吧,看這些文人,哪個不是自恃才學,目中無人的架勢,拉自己上台在這裏現眼,簡直就是把自己架在火上烤得意思,可自己要是不答應,最先的就是弱了自己那個從未見麵,愣被老太監安排的那個便宜師尊的麵子。然後就是自己灰溜溜的逃竄下台,成為整個汾汝城的笑柄。難道這個郡守勢和自己的那個便宜師父有什麼仇怨不成?想到這裏,蘇嵐偷眼打量了那位郡守一眼,正趕上郡守也是正在看他,當下這一老一小的目光就對在了一起,蘇嵐隱隱的發覺,這郡守的目光裏麵有一種奇怪的意味。不過蘇嵐卻怎麼也分辨不出這種意味的具體意思,隻知道,這老家夥別有用心是肯定的了,隻不知其目的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