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在那個年代,像曹操這類的人,對左慈這種人都有很強的防範心理,遇到類似的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要殺他,包括當年孫策殺於吉也是如此,但於吉當年確實被孫策殺死了,左慈卻每次都能輕鬆逃脫。
不過那時候對左慈這樣的人,也是並非是人人都反感他們。除了一些底層的老百姓把他們當神仙一樣看待,就連有些高高在上的帝王,也對他們情有獨鍾,都希望他們能為自己煉丹,以求長生不老。
而此時的薑維一聽說眼前的這個人竟然就是左慈,這火氣卻更大了,指著左慈說道:“此乃漢室天下,汝不為國盡忠則罷,居然還妖言惑眾,哼!”說罷,薑維帶著手下的人便要離開。
這時候,左慈急忙上前阻攔說道:“我念將軍一世英名,好心相勸。將軍不領情也就罷了。”說到這兒,隻見左慈從懷中掏出一塊火紅玉雕琢的朱雀,這玉的品質看著極為漂亮,打眼一看,晶瑩剔透,仿佛都能看到裏麵一樣。
左慈將這塊玉塞到了薑維的手裏,指著費治安葬的地方說道:“費將軍不幸含冤戰死,卻陰魂不散,依舊統領陰兵,欲為蜀國盡效。殊不知,陰陽兩隔,眾多陰兵聚集。陰氣極重,常與周邊百姓觸及。雖說從未害過一命,可長遠來看,隻怕會惹出禍端。”
說到這裏,左慈又指著薑維手裏的那塊火玉說道:“這是我隨身攜帶多年的一塊朱雀令牌,能驅陰辟邪。將這塊朱雀令牌與費將軍同葬,能夠鎮住他們的怨氣,這樣便不會再發生陰兵借道的事情了。”
聽到巴旺說到這兒,我們三個人都聽傻了,想不到這個外表看著其貌不揚的小老太,竟然知道的這麼多,就連朱雀令牌的事他都知道?
沒想到朱雀令牌的來曆居然能追溯到三國時期,可這裏的人為什麼都要供奉費治呢?雖然我的腦子裏冒出來一大堆的問題,不過我們誰都沒有打擾他,繼續聽巴旺往下說。
再說那左慈,雖然一口氣對薑維說了那麼多,態度也很誠懇,可薑維一點也沒聽進去,隻覺得手中的這塊朱雀令牌竟然有些發熱,心想,左慈這人是出了名的妖道,隻會弄些邪門歪道的幻術來蠱惑人心,想到這兒,薑維把朱雀令牌又塞回到了左慈的手裏,直徑離開了。
左慈見狀在後麵喊道:“將軍此行凶多吉少,定要當心啊……”薑維就像沒聽到一樣,頭也不回的走了。
再說薑維帶著手下的幾個人,騎著快馬很快又趕回到了之前的營地,隨後帶著軍隊繼續前進。
話說在行軍的路上,薑維走著走著就覺得懷中發熱,一開始沒想太多,可後來這感覺越來越強烈,薑維下意識的將手伸入懷中,這一摸不要緊,從懷裏竟然掏出了那塊朱雀令牌。
薑維心想,這一定是那妖道趁自己不注意的時候,將朱雀令牌塞到了自己的懷裏。那妖道能使出這種小把戲而不被發現,也實屬正常,想到這兒,薑維隨手將朱雀令牌就扔到了路邊,繼續前行。
然而這次薑維北伐果真出師不利,開始薑維與鎮西將軍胡濟約定在上邽(今甘肅天水)會合。隨後打算率兵攻打祁山,卻聽說魏將鄧艾早就有所準備,薑維也知道鄧艾不好對付,便想改道而行。從董亭(今甘肅省武山南部)攻南安(今甘肅隴西東南方)。不料鄧艾竟然搶占武城山(今甘肅省武山西南部)據險拒守。
薑維一看,地利已失,即使硬攻也沒有用,又連夜東進,沿山進取上邽,在段穀與魏軍交戰,卻因胡濟失期未至,蜀軍大敗,士卒潰散,死傷慘重。因為這次的戰敗,不僅百姓怨聲載道,就連隴山以西的地方也趁機騷亂起來。
這讓薑維非常的自責,然而在撤退的途中,薑維無意間再次覺得懷中有發熱的感覺,隨後用手一摸,竟然還是那塊朱雀令牌。如果當時換做另一個人,很可能會更痛恨左慈,一定會覺得這次的敗仗是因為左慈帶來的黴運。
而此時的薑維卻突然覺得似乎左慈真的不簡單,這次薑維並沒有把朱雀令牌扔掉,而是引軍一路來到了北隴坡,來到費治安葬的地方,將那塊朱雀令牌放在了那裏,隨後叫人在此立了個石碑,上麵刻著“將軍嶺”三個字,從此以後,此地便稱作將軍嶺。隨後薑維在將軍嶺等了兩天,卻沒能再見到左慈。自打那以後,將軍嶺果然就沒有再出現陰兵借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