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分進合擊(1 / 3)

楊嘯聽完郭嘉的分析點頭說道:“奉孝所言甚是,就依此計而行!高將軍何在?”高順應聲出列道:“末將在!”楊嘯說道:“高將軍引兵兩萬借道東平,偷渡濟水,多率騎兵,襲高覽側翼,萬望無失!”高順高聲領命去了,這是自己歸順楊嘯之後第一次單獨承擔重大任務,也明白自己此戰對整個戰局的影響,心中激動,領兵去了。楊嘯又命甘寧、管亥大張旗鼓準備渡河船隻,吸引高覽注意。

高覽、張頜分兵駐紮之後,張頜便修書於高覽,令其堤防楊嘯於東平渡河,高覽也深以為然,但是楊嘯剛剛抵達濟水南岸就派人偷渡是他沒有想到的,心想,楊嘯即便想到從東平借道,必定先要和曹操協商,來回就需月餘,哪裏就那麼快渡過河來,因此並不急於注意東平方向,隻是將手下士卒遍布濟水北岸,堤防楊嘯強渡。高覽過於低估楊嘯,更是低估了曹操的智謀,三日之後,楊嘯的部隊已經出現在了他的西側!

高順順利渡過濟水後,一路之上小心翼翼,猶如即將接觸獵物的豹子,悄悄往高覽大營摸來。高覽此時正忙於沿河防禦,等到發現高順之時,已經來不及更改布防,高順率領兩萬精兵奮力攻打,高覽大營立刻大亂,楊嘯見高覽陣營已亂,吩咐南岸士兵全力渡河,雙方一場混戰,高覽見大勢已去,指揮士卒往北逃竄,楊嘯率人追殺至黃河岸邊,高覽大部人馬哪來得及渡河,隻領數百殘兵渡過河去,與高唐守軍彙合,據守黃河,其餘士卒要麼投降,要麼葬身徐州士兵刀槍之下或滔滔黃河水中。此戰過後楊嘯總兵力非但未減,加上降卒反而增加了一萬餘人,楊嘯一邊在黃河南岸紮下大營,一邊命甘寧領兵一萬輕騎沿濟水東進,抄樂安後路,臨行之前叮囑甘寧,兵貴神速,大範圍穿插打運動戰,務必在樂安張頜得知濟北丟失的消息之前占領濟水北岸,斷了張頜的歸路。

再說高覽逃到高唐後立刻命人飛報袁紹,稟明濟北軍情,請袁紹率大軍來援。袁紹此時已經攻占幽州,公孫瓚率敗軍逃至右北平,袁紹正打算乘勝追擊掃蕩公孫瓚殘部,突然收到高覽戰敗的消息,不由得心急如焚,找來手下文武商議對策,審配首先說道:“短時內公孫氏已無力反撲,留一上將把守幽州,便可保主公後顧無憂。濟北既失,張頜於樂安也是難守,主公應率大隊人馬馳援,若遲則南皮、平原危矣!”還未等袁紹開口,田豐接話道:“前次攻打北海時,田某已領教過楊嘯及其手下文武的本領。本次與我方開戰,當不會不顧及許昌曹操而全力攻打我方,定陳兵於黃河南岸與我軍對峙,而曹操見我軍主力對付楊嘯,必會北渡黃河攻占濮陽、鄴城等地,那才是我主應及早防範的事情。依某愚見,應分兵十萬進駐官渡,扼曹操北上之門戶;其餘回援與楊嘯對峙。此戰非速戰能夠解決,主公應勤勉內政,督促百姓耕作,保障士卒用糧……”田豐正要滔滔不決地繼續往下說,有一個人卻聽不下去了,起身打斷道:“依元皓之言,我們黃河之南丟失的土地就算是白丟了?人家都打到家門口了竟然還不算是’全力攻打我方’?汝上次兵敗主公開恩沒有治罪,現在尚未正麵接觸又長他人誌氣,是何道理?”反駁之人正是郭圖,此人本也有些本領,不過心胸過於狹窄,且參與袁紹子嗣之爭,曆史上官渡之戰袁紹戰敗,此人也應擔當很大關係。沮受出列說道:“某以為元皓之言甚善!某以為我單獨與楊、曹兩家中任何一方單獨開戰皆無須懼,但若楊、曹兩家聯手則需取守勢,以待時機,某願請命去守官渡。”郭圖說道:“汝莫非懼怕徐州之兵?某願領兵去戰楊嘯,以雷霆萬鈞之勢掃蕩來犯之敵,到時曹操又有何懼?”幾人還要再爭,袁紹不耐煩地揮手止住,說道:“說來說去,反正是要回援的。傳我將領,由顏良領三萬士卒駐紮官渡,袁熙領一萬士卒守幽州,其餘三十萬大軍皆隨我即刻拔營回援!”田豐聽了袁紹之言暗暗搖頭,自己這位主公的胸無定謀,但是既然說出了口,那就是寧願將錯就錯也不肯折了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