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嘯回到徐州立刻安排人又跑了一趟許昌,為張機討一個太醫尉的職位。漢室如今已是名存實亡,曹操目前還用得著自己,當然不會拒絕。
還有一件事令楊嘯頭疼不已,那就是陳宮的問題。徐州之亂後,每隔幾天楊嘯要麼親自去探望,要麼就派高順和臧霸前去,曉之以情,動之以禮,任憑百般好話說盡,陳宮就是不降,唯一令楊嘯欣慰的就是陳宮不再尋死覓活,也不絕食了。因為陳宮早已看明白,楊嘯是不會讓自己死的,但是每日喂飯(應為“灌飯”^_^)的滋味實在是不好受,最後索性飯來張口,但就是不降,“喂飯”也成了陳宮拒絕妥協的理由之一,在陳宮眼裏,楊嘯這招過於陰損。楊嘯也是心中窩火,心想,你不降我就和你耗上了,反正不能由你跑去為別人出謀劃策,就這樣擱著你,以後再說。吩咐看管的士卒加緊防範,一要防陳宮偷逃,二要防他尋死。
建安二年冬,楊嘯點齊五萬人馬,留太史慈守徐州,率甘寧、高順、華雄、管亥等上將及軍師郭嘉,往北海駐紮。建安三年春,公元198年
,楊嘯發布討袁檄文,起兵十萬,聲援已經遲暮的公孫瓚。楊嘯兵分兩路,趙雲、徐盛、臧霸、程昱率兵五萬取臨淄,自己率甘寧、高順、管亥、郭嘉領兵五萬取濟南,孫乾總督糧草,管寧、華雄留守北海。
楊嘯的軍力調動袁紹豈有不知,但忙於討伐公孫瓚,隻派手下大將張頜領兵三萬屯於樂安,高覽領兵三萬屯於濟北,於濟水兩岸遙相互應,防範楊嘯來攻,自己則親率大軍攻打公孫瓚。楊嘯起兵之後未遇太大抵抗便順利攻占臨淄、濟南,把戰線推到濟水一線。張頜、高覽得知楊嘯起兵,一麵派人飛報袁紹,一麵加緊守備,隻待楊嘯大軍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