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天才 第十一章 我是張寧(1 / 3)

第一場比賽結束的哨聲響起,王亞沒有和其他隊友一起離開,反而跑到了秦夜麵前,誠懇的問道:“你好,重新認識一下吧,我叫王亞,你的馬賽回旋誰教的。

秦夜笑著指了指自己一直帶著的寶貝足球,道:“是齊達內教我的,齊達內你認識麼?”

王亞顯然沒有明白秦夜的意思,困惑道:“齊達內怎麼可能教你呢?”

“我家裏都是他的錄像,看著錄像學呀。”

“你學了幾年了?”王亞這才明白過來。

“好像世界杯之後吧,記不清了。”

王亞知道不會是02年的世界杯,那時秦夜才出生呢,但是……06年的世界杯……這……不到一年時間就學會了馬賽回旋並能熟練運用到球場上,讓他更是咋舌。不服氣道:“我一定會用這招打敗你的!”

秦夜微微一笑,然後抬起自己的小腦袋,很認真的看著王亞閃閃有神的雙眸,伸出了自己稚嫩的小手道:“我會等你的,不過我可不是隻會這招哦,嗬嗬。”

說完,隻留下愣在原地的王亞,一路小跑向自己的隊友追去,累了一天,該回家休息了。

雲尚的大巴早已坐滿了滿身汗的小球員,不過教練靳封旁邊的空位子卻是大夥給秦夜留的——一場表演,秦夜首先征服了自己的隊友。

“大家久等啦。”秦夜興衝衝地跑上了車,看著大家特意給他留的位子,又說了聲謝謝。正當大巴啟動準備離開的時候,一個不速之客趕了上來:大約四十五、六歲,頭頂已經禿了一大片,隻留下兩邊幾簇黑發,帶著一副金邊眼鏡,臉上掛著的總是讓人說不出來的親切笑容。

“請問你是?”靳封並不認識眼前這個男人,但似乎有點印象,隻是在哪裏見過呢?

來人微微一笑,眉角的皺紋擠在了一塊,滿意地掃過了秦夜、風華還有蕭寒,順又轉到了靳封的麵前,道:“自我介紹一下,我叫張寧,現在國家少年足球隊的主教練,也就是人們常說的U-13、U-15。”

張寧:1965年3月20日,A級教練員。96年至99年,北京運四俱樂部乙級隊主教練,2000年至2001年,安徽省乙級隊主教練;2002年至2003年,山東魯能U17隊主教練,多次獲得全國冠軍;2003年至2005年,U17國家隊主教練,最好成績是亞洲冠軍,世少賽決賽獲得第7名;2005年至2006年,成為U20國家隊助理教練。

4年前,張寧接手組建了88年齡組國少隊,獲得了2004年亞少賽冠軍、05年世少賽第七名,這是中國國少隊有史以來的最好成績,也是中國足球史上的最好成績。而隨著那一批88一代的成長,中國足球不僅隨之取得了曆史上的好成績,也湧現出了一批不錯的球員。

現在在本菲卡的於大寶、王剛,在中超賽場上的王大雷、黃潔、楊旭、鄧卓翔、鄭犬等都曾是這支隊伍中的主力。

這本該是足協進一步加大青少年足球投入的最好時機,但讓張寧無法接受的是足協施舍般的200萬人名幣——當然,或許對於個人而言,200萬確實不少了,但是對於足球……

200萬人名幣是什麼概念?它僅僅是一名普通國腳的年薪,但這卻是中國足協在2007年全年用於全國青少年比賽的全部費用。就這點錢,能夠為中國的青少年足球帶來怎樣的發展呢?

讓我們對比一下近鄰韓國,從1999年開始,韓國足協每年把預算的10%投放到青少年足球的培養上。2006年,韓國足協的預算總計433億韓元(約合3.4億元人名幣):其中在青少年的培養以及教練的培訓上,預算為7.3億韓元,在青少年發展程序建設上製定的預算為7.7億韓元,用於主辦全國青少年俱樂部錦標賽的預算為7000萬韓元。如果再加上製作青少年球員培訓的教材和錄像帶等方麵的預算6.6億韓元,韓國足協去年用於青少年培訓方麵的總預算,是近2000萬人民幣。

1/10呀!但就是這200萬人民幣,竟還承擔組織國內青少年足球賽事及U19國青、U17國少參加亞洲比賽。

這是何等駭人聽聞的數據,口口聲聲喊著“拯救中國足球!”,中國足協繼續在編織08奧運會奪牌的美夢,甚至放出申辦2018世界杯的衛星!多麼可笑的事實,但卻真實的擺在我們的眼前。當我們關注著國家隊衝擊世界杯的坎坎坷坷,關注著國奧備戰08奧運會的林林總總,可我們中國足球的根基就在一群不負責任的足協領導眼皮底下搖搖欲墜了。

試問,一個受奧運戰略、全國戰略、城運戰略影響,“三不靠”、“改年齡”、“隻求成績”以滿足政績需要的中國足協。你們,你們,你們,2018年的中國,還有誰為你們踢足球!

張寧不服,但在中國,上頭有人管,你不能不服。他隻是個教練,但麵對著千瘡百孔的中國足球,他所要做的競不止是一個教練要做的——拚著自己這份微薄的工資,在全國各地找球員,拉讚助。這是何等不幸的中國的少年足球呀!

參加2006年亞少賽,日本參賽的20名球員是從日本全國600多支球隊中選拔出來的。如果按一支隊伍20人計算,日本是從12000人中選拔出來20人,而鄭雄的90年國少隊卻是從全國120人中選拔出來的20人。這是何等可悲的中國的少年足球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