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埋葬了的存在(1 / 2)

聽聞老者一聲長歎,再聯係他所說的一樁舊事,宋謙便知道有戲了,於是側耳傾聽。

謝老人道:“我天朝初立之時,此地要設縣衙,選址的時候不知為何選擇了此處。那時候我的太爺爺正好在此,聽聞選址的消息後,連忙現身阻止,告訴官家此地不幹不淨,又處天狼盤穴之位,在這裏建縣衙的話,以後必有血光之災,禍及整個城裏的百姓。

縣衙,乃是一地的氣運所在,縣衙選的好,地方的百姓也跟著受益,自是年年風調雨順,百姓安康。若縣衙所在之地不佳,則禍事連連,天災人禍不斷,發生動蕩。

可惜那主事的官家不聽,還說普天之下,莫非黃土,區區鬼神,豈能與我泱泱天朝為敵?太爺爺一聽這話,便知主事的是個執拗的主兒,於是也不多勸,隻道,王朝大盛,氣運隆厚,則四方安然。若有一日,王朝氣運直下,寸土不保,殃及民眾。

說罷,我太爺爺便離去了。可他老人家終究放心下,臨終前對後人囑托此事,說我朝氣運下降之時,須得北上解決,千萬不能讓無辜的百姓受害。老夫我來此,就是了太爺爺臨終前的心願。”

謝老人說罷,便不再言語。

宋謙靜靜思索著老者的話,若有一日,王朝氣運直下,縣衙之地便有大災降臨。王朝氣運直下,難道,現在已到了這個時候?

他霍然抬起頭,向老者望去,老者隻是端直地坐著,似乎沒有感受到宋謙的目光,但老者卻道:“萬物有興衰,這是大道至理,大人何必為此勞神?”

“可……”宋謙不知如何辯解,但心裏又不是滋味。

謝老人把頭轉向宋謙,道:“不知大人願聽老夫一言否?”

“願洗耳恭聽。”宋謙連忙道。

老者的聲音清朗如珠玉,悠悠道來:“事有可為,事有不可為。不可為之事,終究人力難逆,順天應道即好。”

宋謙點了點頭,不再執著於此,又回歸縣衙一事,問道:“那先生可知,縣衙之下到底埋葬了何等可怖的存在?”

謝老人搖首道:“老夫亦不知曉,但老夫沒有猜測錯誤的話,應埋葬了一位前朝之大人。”

“為什麼這樣說?”這話卻是一旁的姬忠情發問的,他聽老者之言,便如私下偷讀鬼怪誌異類的奇書一般,充滿靈幻詭譎的味道。他對這樣的東西充滿了好奇,很是喜愛,因此常招義父孟曉雨的罵,說他不務正業,不讀聖賢文章,將來如何高就?可他仍對此類書籍癡迷,四個親兄弟衙役取了張龍、趙虎、王朝、馬漢之名,就是他根據一本誌異書上麵來的。

聞言,謝老人道:“前朝龍興於北方無垠的大草原,那裏恰恰對應星空的天狼星,所以個個凶猛異常,能征善戰,即便到了最沒落的時候,江山不保,可他們的戰鬥力仍是我朝難以媲美。若不是有大將徐達、常遇春等人精善兵法,大巧大能,隻怕難以將那些人趕出關外。

我遠觀淄川之地勢,四平八穩,天地無垠,而縣衙之處,則最為突兀,想必當年選址建衙,也是這個原因吧。但縣衙的上空,隱隱形成一種勢,一種強如豹,猛如虎的勢,與星辰中的天狼隱隱相合,尚能若有若無的向天狼星借勢。由此,我推斷縣衙下麵定然埋葬了一位前朝的大人物,概因前朝亡國,而我朝的衙門就設在此,這兩者互相較勁,誰也不肯服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