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辦理縣令孟曉雨的喪事期間,宋謙就和當地的有聲望、有影響的鄉紳商議一件事,那就是縣令職位的問題。
國不可一日無君,一縣亦是如此。尤其,淄川縣正處於暴風雨前的平靜之時,一場大的風暴即將來臨,若無一人主持大局,屆時定然人心散亂,群魔亂舞,好端端一座城很可能成為一座鬼城。
宋謙在站了出來,他想要當這個縣令,這麼做對於屍骨未寒的孟曉雨有些不當,但非常時期要有非常手段,現在不是講究謙讓這些個的時候,當仁不讓才是正道。
那些當地有名望的人,一看如此,便欣然應允了。對於他們來說,誰當縣令並不重要,在這個地方換縣令跟跑馬燈似的,這個爭奪縣令職位小子說不準什麼時候就死了。既然你願意當,那就當吧。
在之前宋謙已問過姬忠情的意見,姬忠情沒有異議,宋謙的能力他是見過的,一身正氣,軀邪降魔,無往不利,又頭腦清明,這樣的人不當官實在委屈了。而且,從皇上任他典史來看,似乎大有深意,不然皇上才不會寫出這樣的旨意來。
縣令之事商議妥協之後,宋謙立即穿上了已故縣令孟曉雨穿過的知縣官服,非常時期則要非常手段。同時,文書已經上交,相信上頭會同意的,宋謙有這個把握。
一是他太特殊了,新皇繼位的第一批天子門生,當朝探花任了有史以來最低級的典史,這事將傳遍朝野。就算沒有傳得滿世界都知道,但山東行省這邊肯定有所耳聞,萬曆皇帝下的旨意讓他當典史,誰會真的認為是這樣?
二是這個地方的縣令死得快,換得也快,主管這片區域的上司頭都快要痛死了,經常為了安排一個縣令而頭痛好久,現在有一個人願意替上,那感激還來不及呢,那裏會拒絕?這事宋謙是從當地的鄉紳口裏聽說的。
…………
前任縣令孟曉雨已經入土為安,姬忠情卻常常悶悶不樂,在沒人注意的時候會默默地流下眼淚。宋謙也能理解,畢竟死的是人家的義父,姬忠情雖然傷心,但他化悲痛為力量,他繼續做師爺這個職位,要配合好宋謙,讓淄川度過眼下危機的時期,算是為泉下的義父做一點事情。若是義父泉下有知,定然很是高興。
通過姬忠情之口,宋謙知道了孟曉雨以前的一些事。孟曉雨,字剛峰,名曉雨。曉雨之名,是他的母親取的,緣由很簡單,生他的那天天氣陰沉沉的,像要下雨,於是母親靈機一動,就取了曉雨之名。孟曉雨長大後,想要當官做大事,對於這麼通俗,又有點女性化的名字很不滿意,於是給自己取了剛峰的字。熟悉他的人,隻能叫他剛峰,否則他就跟誰急。
孟曉雨很早就輕鬆考過了院試和鄉試,當時他的夫子和鄉裏讓為這孩子定然,是做官的命。可到了會試,他屢試不中,這樣的反差讓他一時間成了笑柄,比他晚的人都成了貢士。
因為年輕時大家認為他前途無量,所以很多姑娘小姐願意嫁給他。因此,孟曉雨很容易就娶到一位千金小姐,她可是當地出了名的美女。他對此也非常滿意,常常引以為傲。沒想到的是,在屢次落榜之後,結發妻子竟然與別的男人好上了,常給他戴綠帽子。他氣憤之下將發妻殺死,因女人勾結男人屬於七出罪行之一,而他家又有財,所以他殺了妻子也沒收到什麼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