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之以“漁”
很多人一聽培訓就搖頭:我都舍不得花錢給自己培訓,這麼奢侈的事,你還是推銷給那些有錢的大企業吧。但其實中小企業初期的培訓,一分錢都不用花,因為企業主自己就必須是訓練師,並且,上班的每一分鍾,和員工的每一次交談都可以構成一次培訓。隻要你善於掌握,用不了多久,你會發現自己輕鬆了,也可以有更多的時間考慮更重要的問題了,比如公司的下一步發展計劃。
很重要的一件事是培訓完成後,你要讓受訓的人複述一遍並指正其中的錯誤點,直到受訓者能夠清晰、完整地複述你告訴他的內容為止。
首先需要進行的是常識培訓。你必須告訴員工,在這個企業工作需要哪些常識。一些是關於企業內的,比如和他工作相關的上下遊工序是誰在負責,他該如何和他們去交接,怎樣才算真正完成了一項工作,等等;另一些是企業外的,比如有一個顧客要郵購公司的某產品,是應該款到付貨呢,還是貨到付款,諸如此類。你可以把這類常識列一個清單,想清楚你自己是怎樣應付此類情況的,然後分別告訴承擔這些工作的人就可以了。隻要你堅持這樣做並隨時修正在工作中發現的問題,過不了多久,企業就會擁有一套比較完整的工作職責和工作流程了,你會發現自己輕鬆了一點點。
許多大企業擁有比較完善的新人入司教育,也不過是多次這樣的積累罷了,沒什麼了不起的。並且,你的風格會在多次這樣的簡單培訓中潛移默化每一個員工,久而久之,企業文化也就形成了。
常識培訓非常重要,因為它將幫助你的員工迅速進入到你要求的工作狀態。並且你一定要相信,麵試時你看到的聽到的都是最好的一麵,而當一個員工新進入一個企業時,麵對完全陌生的環境,他連一般水平的發揮都難以做到。
緊接著的是比常識培訓更洋氣一點的叫法,稱為建立共同願景。“願景”這個詞的流行是在彼得·聖吉的《第五項修煉》被讀懂和更多讀不懂的人廣泛推崇之後。意思是目標的圖形化和具體化。比方你想要幸福的生活,用願景來解析可能就是“有車、有房、有上百萬的存款、孩子上名牌學校”,等等。當然,還可以更具體些,比如車子的品牌,房子坐落在哪裏,存款在哪家銀行,孩子上哪所學校……越具體就越會刺激你的腎上腺激素分泌,越能引發你的欲望,越能驅使你奮鬥,這是成功學的重要一課。
技能培訓是持續不斷的工作。作為企業的老板,你可以把這件事情交給資深的員工去做。並為此支付額外的津貼,千萬記住,任何人額外的付出都應該得到額外的回報,免費的東西並不可靠,比如免費電子郵箱。但你肯定要製定明確的標準,比如何時達到何種程度。
還是要講究一些技巧
據一項調查表明:一般跨國公司的培訓費用是其營業收入的2%~5%,而愛立信的培訓投資在這些跨國公司中位居前列。在愛立信,接受培訓的員工不是以“新”“老”來劃分,而是以崗位職務來劃分為管理人員和專業人員。專業人員又分為兩類:技術人員和職能部門的職員。技術人員一般為售前、售後工程師以及研發工程師;職能部門職員一般為財務會計、行政文秘、人事職員等。愛立信也把這部分員工劃分在專業職員的隊伍中。當然,這些員工中有“新手”也有“老手”,但培訓不以這個標準來劃分,在培訓麵前隻有“通訊兵”和“坦克兵”的區別,而沒有“新兵”與“老兵”之分。
作為管理者,應該了解企業培訓中應當遵循的原則。下麵分別加以敘述。
參與原則。在培訓過程中,行動是基本的,假如受訓者隻保持一種靜止的消極狀態,就不可能達到培訓的目的。為調動員工接受培訓的積極性,日本一些企業采用“自我申請”製度,定期填寫申請表,主要反應員工過去5年內的能力提高、發揮情況,今後5年的發展方向及對個人能力發展的自我設計;然後由上級針對員工申請與員工麵談,互相溝通思想、統一看法;最後由上級在員工申請表上填寫意見後,報人事部門存入人事信息庫,作為以後製定員工培訓計劃的依據。同時,這種製度有很重要的心理作用,它使員工意識到個人對工作的“自主性”和對於企業的主人翁地位,疏通了上下級之間交流的渠道,更有利於促進集體協作和配合。
激勵原則。真正要學習的人才會學習,這種學習願望被稱為動機。一般而言,動機多來自於需要。所以在培訓過程中,就可應用種種激勵方法,使受訓者在學習過程中,因需要而產生學習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