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前言(1 / 1)

我確信人的心靈是可以不受身體的約束自由發展的,而真正的快樂也是來源於心靈的進步和滿足,而不僅是身體所能感受到的那些飽暖舒適。

左右我們的情緒和行為的,不是真正的生活處境,而是我們自己對這個處境所作出的解釋。對生活作出什麼樣的解釋,則取決於我們養成了一顆什麼樣的心,擁有什麼樣的心靈世界。所以,我們的身體是活在這個世界上,可同時,我們更是活在自己的心靈世界裏。

孩子也一樣。從出生開始,在他的小身軀裏層層包裹著的那顆心,就開始收集一切的信息,由簡單到複雜地建構自己的心靈世界。我們整日生活在孩子身邊,看得見孩子身體的成長,有時候卻對孩子心靈的發展熟視無睹;我們能把孩子的生活照顧得無微不至,按時做飯,而且親手把飯送到孩子嘴裏,卻不知道如何觀察和照顧孩子的心靈。隻要他一咳嗽、打噴嚏,哪怕吃飯打個嗝,我們都一陣緊張,動不動就請假去醫院;可是,如果孩子早上起來心情低落,不想上學(幼兒園),我們就會說:那怎麼行?太任性了!

實際上,我們重視身體更甚於關注心靈,對我們自己是這樣,對孩子也是一樣。所以在培養孩子方麵,我們總是走不出這個誤區:我們為孩子盡心竭力,孩子卻不知道感恩;雖然我們和孩子吃住都在一起,可彼此的心卻明顯地沿著不同的方向前進,直到最後,互相都再也看不見,再也不能理解。

為什麼會這樣呢?怎樣才能避免這樣的結局呢?這正是這本書要探討的問題。

我把這本書獻給所有關注孩子心靈成長的父母,也獻給我的兩個可愛的兒子——開心和小丁點。他們對我的愛和依賴讓我每時每刻都能感到我是多麼重要;他們孩童的善良和智慧又純淨了我的心,讓我能體會到生活的意義;他們簡單直接的語言好像不經過大腦,但是出自心靈,幫助我豐富了這本書的內容。

我愛你們,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