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魔鬼杜勒古拉(1 / 2)

自古以來便有吸血僵屍的傳說。無論是哪一種吸血僵屍,是幹癟如木乃伊、蒼白瘦削,或是臃腫遲鈍的,總在夜裏離開墓穴害人,使受害者也變成吸血僵屍。吸血僵屍引起人類內心最深處的驚懼,使人飽受折磨。藍眼睛或紅頭發的人,出生時有牙齒的嬰孩,若幹腦病的患者,都曾經被人與僵屍的可怖形象聯係起來。

中歐人和東歐人對吸血僵屍想象最豐富,傳說也特別多。其中以十五世紀後期杜勒古拉王子死後在偏僻的特蘭施伏尼亞(即“森林遠處之地”)傳說最盛。杜勒古拉嗜血的可怕故事流傳開來,加上瘟疫不時發生,人人自危,例如懼怕被當作死人活埋等。迷信的人輕易相信“未死”的人在夜間從墳墓跑出來吮吸人血的“真”故事,懷疑吸血僵屍作祟則把屍體挖掘出來,用尖木戳穿其心髒,或割下首級焚燒。這類例子,書上記載極多。到今天不僅是古老電影的忠實觀眾,其他人很多也相信,聖水和十字架或大蒜和香草,足以阻擋吸血僵屍。

雖然曆來不少人寫過有關吸血僵屍的小說,但以斯托克在1897年所出版的著名小說《杜勒古拉》,最使大眾著迷,至今仍然膾炙人口,看得人幽思遐想,津津有味。

誰都聽過《杜勒古拉》這本小說或看過改編拍成的電影,更不用說各類續作和仿本了。但有些人不知道書中那個駭人的伯爵原來真有所本,是一個五百多年前的東歐人。曆史上很少有更令人毛骨悚然、觸目驚心的人物了。

《杜勒古拉》這部小說的地理背景特蘭施伏亞和書中主角名字,都有事實根據。中古時代,羅馬尼亞有一個省瓦拉齊亞,位於特蘭施伏尼亞山脈和多瑙河之間。15世紀時期的瓦拉齊亞,是歐洲中部匈牙利王國和土耳其鄂圖曼帝國間的緩衝地帶。1453年,鄂圖曼帝國吞並了君士坦丁堡,國力臻至巔峰。當時瓦拉齊亞的君主杜勒古,采用龍的徽號作為他個人的標識,而杜勒古這個名字也有“龍”的意思。幾年之後,他的兒子伏勒德承繼皇位,得名杜勒古拉,即“龍之子”的意思。

伏勒德·杜勒古拉王子約生於1430年,對殘暴行為,從小就耳濡目染,知之甚稔。因為他小時候曾被土耳其人擄作人質,囚禁在一個叫埃格裏戈茲(意思是“淫邪眼睛”)的堡壘裏。其後匈牙利統治者下令殺死他的父親,又把他的兄長活埋,他都一一目睹。因此,杜勒古拉在瘋狂的統治期內,不斷地把學會的一切暴力和野蠻行為付諸實行,而且變本加厲。

杜勒古拉當時有一個更知名的外號,叫做“穿心劊子手”伏勒德。他最喜把土耳其人犯或任何惹他不快的人,串在尖銳的鐵樁或木樁上。為了使這種殘酷無比的行刑方法臻於極致,暴君杜勒古拉經常下令把刺樁稍微弄鈍,而且塗上少許潤滑脂,所以施刑時刺樁就會慢慢插入人體的重要器官,令犯人死前多受些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