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認識JIT生產——樹立正確的JIT觀念(1)(1 / 3)

一、什麼是JIT生產

1.JIT生產的誕生

JIT(JustInTime)生產方式是豐田汽車公司在逐步擴大其生產規模、確立規模生產體製的過程中誕生和發展起來的。

19世紀中葉,當美國的汽車工業處於發展的頂峰時,豐田汽車公司的大野耐一等人開始意識到需要采取一種更能靈活適應市場需求,盡快提高生產力的生產方式。

他們對美國的大量生產方式進行了徹底的分析,同時結合日本獨特的文化背景及豐田公司自身麵臨的需求不足、技術落後、資金短缺嚴重等困境,逐步創立了一種在多品種小批量混合生產條件下,高質量、低消耗地進行生產的方式。

20世紀70年代發生石油危機以後,傳統生產方式的弱點日漸明顯,而豐田公司摸索、創造出來的這種生產方式恰恰在這次石油危機中展現了巨大的優勢。

從此,豐田汽車公司的經營績效與其他汽車製造企業拉開了距離,豐田汽車公司的生產方式也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和研究。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國際汽車計劃組織(IMVP)的數位專家讚譽日本豐田準時化生產——JIT生產方式為精益生產。

2.JIT生產的含義

JIT生產方式的基本思想可用現在已經廣為流傳的一句話來概括,即“隻在需要時,按需要的量,生產所需的產品”,這也就是“JustInTime”的含義。這種生產方式的核心是追求一種零庫存、零浪費、零不良、零故障、零災害、零停滯的較為完美的生產係統,並為此開發了包括看板管理在內的一係列具體方法,逐漸形成了一套獨具特色的生產經營體係。

JIT生產方式又被稱為準時製生產、適時生產方式、看板生產方式。精益生產要求我們不斷消除所有不增加產品價值的工作,因此我們可以稱之為一種減少浪費的經營哲學。

所謂減少浪費的經營哲學,是指采用各種方法、施行各種政策,用最少的投入得到最大的產量。現在企業產品呈現出同質化的特點,能否占領市場的關鍵在於品牌以及生產成本,這將決定企業能否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下去。

(1)JIT生產是消費者主導的生產方式

從表中我們可以看出,生產的一般項目有品種、質量、成本、交貨期、安全和柔性。其中柔性是跟精益生產有密切關係的,它是跟剛性相對的一個概念。柔性指易於變通、可以靈活調整的特性,在生產和經營上主要表現為可以對市場變化作出快速反應;剛性指不易變通和調整的特性,在生產和經營上主要表現為對市場變化的適應性不強。

呈現剛性的經營例子有賓館、航空公司等。首先,他們的成本是剛性的,因為他們隻要一開張,幾乎所有的費用就產生了,住多少客人、有多少人坐飛機,對成本影響不大。換句話說,剛性成本要求的是成交率,企業不同表現也不同,對賓館來說是入住率,對航空公司來說則是上座率。另外,他們的服務能力都有一個上限,客滿了,就沒辦法再接待,這也是剛性的。

柔性是相對剛性而言的。比方說某企業,生產1000萬是他們的產能,但是隻要給他們一個月的時間,就可以把產能提高到1200萬,即使生產800萬也還可以賺錢,這就是柔性。如今市場變化很快,柔性生產更能應對市場變化,需求多了生產線就多開,需求少了生產線就少開。當然了,人員、設備也是要靈活調配的。

(2)JIT生產是利潤中心型的生產方式

企業的生產經營有三種模式:成本中心型、售價中心型和利潤中心型。

成本中心型策略,其核心公式為:售價=成本+利潤。

基本策略為根據成本和計劃利潤決定售價,這種策略僅適用於賣方市場。

售價中心型策略,其核心公式為:利潤=售價—成本。

基本策略為利潤根據售價變動,屬於被動利潤型。

利潤中心型策略,其核心公式為:

成本=售價—利潤。

基本策略為根據售價變化主動降低成本。

JIT生產是利潤中心型的生產方式。

在現今競爭異常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利潤中心型策略的實施並不容易。因為現在很多時候不是生產了多少利潤就是多少,而是別人願意出多少錢,然後根據這個來控製成本,從而獲得利潤。

現在很多工廠就是比成本,你的成本比別人低你就可以生存,比別人高你就競爭不過別人。所以,利潤中心型策略的核心就是減少浪費、降低成本、提高利潤。

那麼怎樣才能做到這幾點呢?運用精益思想,實行精益管理,通過JIT生產達到這個目的。

首先一定要有精益的觀念,也就是要仔細、認真地把這種觀念貫徹到生產中的方方麵麵,時時刻刻用精益的思想去思考問題。接下來,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JIT管理。JIT管理的核心就是要盡量減少浪費,做好每一個細節。

JIT生產雖然要求盡可能地降低成本,但並不是無限度地降低,而是要在保證質量的基礎上有限度地降低。JIT生產的要點,是要把一些不增值的活動去掉,從而達到降低成本、縮短周期的目的,以應付市場多變的小訂單,迎接多品種甚至個性化需求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