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5 章 置辦房產(2 / 2)

如果買四合院,三千塊錢預算肯定是不夠的。

不過錢花在父母身上,蕭清如很願意。

“行,那就兩邊各買一座院子。”

買房子這事蕭清如不擅長,許牧舟一時半會兒又回不來,隻能讓自家哥哥陪她去挑房子。

蕭清如有種預感,如果現在不買,以後房價會越來越高。

早早買了,就當省錢了。

聽說蕭清如買四合院,是給父母住的。

蕭淮書不要她出錢,自個兒掏了五千塊,買了一座不大不小的院子。

有五間房,還帶著院子,夠蕭家老倆口住了。

蕭清如錢都準備好了,思來想去,將隔壁的院子也買了下來。

“你這是浪費錢。”

“不浪費,大不了以後給崽崽們。”

許家那邊還有一座四合院,麵積和新買的這座差不多。

以後兩個崽崽一人一處房產,倒也公平。

京市這邊剛買好房,蕭清如也放假了。

於是又馬不停蹄趕去了越城。

花兩千塊錢在大學附近買了棟洋房。

短短幾天花了整整七千塊錢,一小半積蓄就這麼沒了。

雖然花出去的錢多,但東西還在自己手裏,就不算亂花錢。

想到以後崽崽們不用自己花錢買房,蕭清如還挺有成就感。

老話說兒孫自有兒孫福,但她想讓自己的孩子過得輕鬆一些。

以後不用為身外之物發愁。

他們可以放心大膽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這個想法,與許牧舟不謀而合。

錢賺了就是花的。

隻要留夠應急的錢,別的部分花了也就花了,不用覺得心疼。

他們還年輕,有的是時間賺錢。

許牧舟現在工作穩定,雖然工資和以前沒法比,但每個月一百多塊錢還是有的。

蕭清如上大學有補貼,每個月十多塊錢。

不多,但用來吃喝綽綽有餘。

買了房就沒大的支出了,這些錢都可以攢著,一年也能存好大一筆。

蕭父蕭母得知他們在京市買了房,出錢的人是自家兒子。

隔天就把錢彙給了蕭淮書。

他們兩口子有積蓄,不用孩子給他們花錢。

在蕭清如他們的帶動下,方家人也給方建國兩口子買了四合院。

高考恢複以後,方建國兩口子雙雙考上大學,回了京市。

當知青那幾年沒攢下錢,如果家裏不支援,也不知道要到什麼時候才能自己買得起房。

至於方映秋和蕭淮書,單位上有給他們分房子,就不考慮買房的問題了。

所有事情辦完,許牧舟和蕭清如帶著全家人回了西北。

許父許母來過兩次家屬院。

一次是參加兒子的婚禮。

一次是兒子受傷,來接他回京市。

再次回到這個地方,所有的苦難都已經過去了。

老兩口心裏感觸良多。

人這輩子想要一帆風順太難了。

隻要一家人健健康康,他們也就別無所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