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考慮軍事防衛的因素,從政治、經濟、交通方麵去考量的話,處於"天下之中"河南腹地、四通八達的開封作為十一世紀中原王朝的首都,還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北宋都城汴京在當時都已經是人口超百萬的大型城市,另外周邊的衛星城鎮(又名"草市鎮")也逐漸發展起來。在這些城鎮裏,商業繁榮,市肆極為發達。據南宋時期非常流行的《東京夢華錄》記載,北宋東京汴梁城"東華門外,市井最盛,……凡飲食、時新花果、魚蝦鱉蟹、鶉兔脯臘、金玉珍玩、衣著,無非天下之奇。其品味若數十分,客要一二十味下酒,隨索目下便有之。其歲時果瓜、蔬茹新上市,並茄瓠(一種葫蘆,嫩時可食)之類,新出每對可直三五十千,諸閣紛爭以貴價取之",真是一幅繁榮景象。
另外,每天有成千上萬頭豬被趕入城市中肉市待宰,每日消耗的魚達數千擔,著名的"黃河鯉魚"在這個時期開始聞名遐邇。這時的夜市也更加興盛,往往直到三更方散,市場交易,動輒千萬。還有作為說書遊藝場所的"瓦肆",大者可容納數千人,許多膾炙人口的評書和曆史故事就是在這裏經過說書藝人的精彩演繹傳遍千家萬戶。北宋著名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流傳至今,更為了解當時汴京市肆的繁榮情況提供了有力而形象的證據。另外,宮廷內部也經常組織"排檔",據說現在所謂的吃夜宵的地方"大排檔"就是來源於此。
汴京中心街道稱作禦街,寬兩百步,路兩邊是禦廊。在北宋以前,街道兩邊的門都是向著南方開的,但是在這條街道,北宋政府改變了周、秦、漢、唐時期居民不得向大街開門、不得在指定的市坊以外從事買賣活動的舊規矩,允許市民在禦廊開店設鋪和沿街做買賣,這在當時不亞於是一次商業上的革命行為。
在當時,城門都是每天天一黑就關閉防止盜賊。開封府為活躍經濟文化生活,還放寬了宵禁,城門關得很晚,開得很早。禦街上每隔二三百步設一個軍巡鋪,鋪中有固定的巡警輪流值班,白天維持交通秩序,疏導人流車流;夜間警衛官府商宅,防盜,防火,防止意外事故。這恐怕是曆史上最早的巡警了。
當時的東京汴梁還有一個著名的馬行街夜市,那裏酒樓林立,店鋪並肩,人物嘈雜,笙歌燕舞,一直營業到清晨五、六點。馬行街的另一個特點是沒有蚊子,據說是因為炒菜的油煙太大,把蚊子都熏跑了。
與遼朝的"五京製"相仿,趙宋王朝也有"四京",集中在黃河南岸東西四百裏,南北不過六百裏的地帶上。除東京外,趙宋其他"三京"類似於我們今天的"直轄市"。若是將"四京"作一條連線,你就會發現這是一個相當規整的直角三角形。在這個狹小而精致的三角形上,集中了當時北中國最繁華的四座城市。
除了東京開封府之外,它們分別是京西北路的西京河南府(河南洛陽)、京東西路的南京應天府(河南商丘)、河北東路的北京大名府(河北大名)。關於這個三角地域,宋人給它起了一個很好記的名字叫做"四輔"。以上的這些地區是當時宋朝的經濟命脈所在,十分重要,在今天這四個城市已經遠遠沒有當時的重要性了,在各省連省會城市都排不上了。
全書選載完畢,更多精彩,請見原書。呼籲購買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