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敏(語文老師,本書第三部分——秋及第四部分——冬的撰寫者,承擔了全書內容和結構的修改和校訂工作):最初,寫作本書的想法緣起於一個美好的願望,就是想讓學生們能和老師一起快樂地學習成長。回想起自己的教師生涯,曾和學生們有過許許多多的歡笑和感動,也曾有過不少的誤解和傷痛。那段逝去了的經曆在腦海裏不斷湧現。於是想記錄下這些真實的故事,雕刻青春的時光,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或喜悅或悲傷的心情。
也許每一個身處青春的少男少女,都有著獨特的敏感與細膩、明媚的快樂與憂傷。在人生的四季裏,花開花謝本是常態,也許我們會在不經意間關上了自己的心門,隻聽見花謝那令人心碎的聲音,卻將花開的絢爛拒之門外。青春隻有一次,經曆風雨的青春會更加堅韌,當我們打開心門,勇敢麵對人生的風雨,門外亦會雨霽天晴,春暖花開。
楊雙龍(班主任,本書第二部分——夏及第四部分——冬的撰寫者,並參與了這兩部分內容的修改和校訂工作):青春,是朝氣的象征,是活力的詮釋,是夢想的追逐。一個人,隻有一生,一生隻有一個青春,青春不可重走。雖說青春並不代表完美,它卻能塑造完美,讓你我走向完美,邁進你我人生的輝煌殿堂。
綻放青春,並非易事,取決於天時、地利、人和。青春需要自身的嗬護,也離不開陽光的溫暖。一本好書,也就在於此了。跟著它,慢慢道來,細細品讀,猶如一抹花香,沁人心脾,清新可人。也許,就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故事,讓你的人生從此遠離孤獨、惆悵、悲傷;可能,就是一句心靈密碼,使你的人生從此有了自信、豁達、開朗。在這裏,你、我、他都能夠找到自己心靈的港灣,一個滿眼繽紛的世界,一個幽幽花香的田園。
無須猶豫,一起來,共度花開花謝的季節,共鑄青春的絢麗夢想。
記住,我在這裏等你,不見不散。
僅以此獻給為書寫青春而奮鬥著的一切人們,獻給我可愛的學生們!
張嘉璐(學生,本書第二部分——夏的撰寫者):從下筆的那一刻起,我一直在想這樣一個問題,青春裏的花開花謝該做何解,何為花開,何為花謝?
這個問題我至今不能作答,或許是因為我正值青春,沒有那份歲月的沉澱,我的認識也不能如曆經滄桑的人那般透亮。我想,花開、花謝應該都是那些年你我成長走過的路,隻不過花開是成長中的歡聲笑語,而花謝則是成長中的淚語傷情;花開是當年的稚稚嫩的書生意氣,花謝是如今的冷靜的自我思考;花開是一次次小成就後麵的忘我憧憬,花謝是夢想破碎時的哀憐歎息……
但無論如何解釋花開花謝,有一點我們都是認同的,那就是青春,是無法挽回的美麗。
時光荏苒,白雲蒼狗,多少人還不曾細數綻放的花朵上層層的花瓣,它便已成為眼前掠過的一抹鮮紅,燦爛而又憂傷地飄零,隨風而逝……追不上它的步伐,隻能看著它遠去,再細細感受它殘留於手心的柔美和細滑。
讀完這本書,我希望你能抓住你的青春,細細品味它的甜美,感受它的細膩,體驗它的活力,思考它的意義,讓這份花開花謝的浪漫陪伴你一路往前走,直到生命的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