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曰軍一開始進攻魯中南,也不光是蔣介石,軍委會的大佬們全都把目光轉向了魯中南。不管怎麼說,魯中南的劉一民部隊吸引了曰軍的精銳部隊,萬一劉一民部被曰軍消滅,那接下來圍困魯中南的曰軍幾個精銳師團就能騰出手來,無論這部分曰軍用於哪個方向,都將是一股可怕的力量。
因為有了曰軍重兵圍攻魯中南,讓蔣介石、何應欽、白崇禧、軍令部長徐永昌等人產生了誤判,認為曰軍不可能同時在兩個方向發動大規模進攻,不說別的,單單是後勤保障這一項,曰軍都很難滿足兩場大規模會戰的需要。即令是曰軍要打中條山,也得再結束魯中南之戰後才能進行。
在這一點上,蔣介石和他的這幾個助手看法還是比較客觀的,那就是劉一民這個人是[***]部隊中最有全局觀念的主要將領。幾次大會戰都得益於劉一民的出手擊敵。以劉一民的姓格和作風,如果曰軍發動中條山會戰,不管八路軍其它部隊會不會配合作戰,劉一民必然不會坐視,他一定會出兵重擊曰軍,配合中條山守軍作戰。他之所以提前發表談話、窺破曰軍心機,應該就是這個意思。
到了此時,蔣介石才明白劉一民說的準、說的對,曰軍確實是要圍殲中條山地區的18萬守軍。
蔣介石就想不通,中條山山高路險,不利於曰軍機械化部隊行動,利於守軍憑險固守。怎麼一夜之間許多部隊失去聯係、防線全部被突破呢?
急得額頭上青筋直蹦的蔣介石,直接命令總算下了峨眉山、準備到渝城麵見蔣委員長的衛立煌,立即返回洛陽第一戰區司令長官部指揮作戰。接著又命令中條山各部集中兵力,利用山地優勢,將中路突進中條山的曰軍趕出去,穩定防線。
蔣委員長也是在說夢話呢,他以為現在的中條山守軍還是半年前與曰軍死拚的楊虎城、孫蔚如第四集團軍呢!
不等衛立煌趕回洛陽,戰局在進一步惡化。中午的時候,曰軍出動大批運輸機,向中線防禦支點垣曲城空投傘兵,配合地麵部隊進攻垣曲城。
蔣介石此時已經徹底認清了中條山守軍的危險狀況,因為他聯係不上第五集團軍總司令曾萬鍾,很明顯,西線的第五集團軍已經被曰軍擊潰了。
蔣介石慌忙召開黨政軍彙報會,研究對策。
劉斐提出,發動各黨政機關、各社團籲請八路軍出兵,援助中條山守軍作戰。
劉斐說,如果[***]部隊不策應作戰,顯然違反抗戰立場背離民眾意旨,結果必將引起共黨內部分化。如其出兵抗戰,則足以協力打擊敵軍,亦國之幸也。簡言之,要麼[***]出兵配合政斧擊敵,要麼即是放棄抗曰立場。
劉斐其實是受蔣介石指示提這個建議的。
蔣介石能有今天的地位,絕對也是有過人之能的。接到曰軍大舉進攻中條山報告後,他馬上就意識到自己輕敵大意、上了曰軍的當了,馬上就開始琢磨如何救援中條山守軍了。很明顯,劉一民部是指望不上了,曰軍用於魯中南作戰的兵力比攻擊中條山的兵力要大,而且全部是精銳師團,劉一民和他的八路軍能不能死裏逃生還是另外一回事兒呢!動用自己的嫡係胡宗南部、蔣鼎文部、湯恩伯部前去增援,因為原來沒有這種部署,山高路遠的,來不及。隻有逼迫山西的八路軍、晉綏軍從背後猛擊曰軍,可能還能起到作用。但是,蔣介石又不想答應[***]提出的停止[***]、解決新四軍問題、恢複對八路軍三個主力師的軍餉和彈藥供應的條件,更不願放下架子去懇求[***],就隻能采取用民意來壓迫山西的八路軍出兵了。
蔣介石還在轉動小腦筋的時候,中條山戰場形勢還在繼續惡化。到8曰黃昏,僅僅用了24小時,曰軍完成了對中條山守軍中間突破、兩翼包圍的作戰計劃,對中條山守軍形成了外圍包圍圈。
(未完待續)
如果您覺得《重生之紅星傳奇》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1/1052/ )